中山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停泊在某海域的考察船于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点整)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此时,东半球与该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大于一半 B.大于三分之一
C.小于四分之一 D.小于五分之一
2.若右图中发现③地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则
A.开采石油不应选择在①处钻井
B.它们的分布自上向下依次为气、水、油
C.在①处背斜钻井,无需增加安全设施
D.石油开采到后期可向井内注水增加压力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3~4题。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小岛F西侧1月平均气温大于0°C,且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
A.亚热带气候区,降水较多,温度较高
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冬暖夏凉,降水较多
C.地处西北风的迎风坡,气候海洋性明显,温高而降水较多
D.受全球变暖影响,东西两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5~6题。
5.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铁路货运
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制约长三角铁路网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读“我国台湾省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7~8题。
7.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A.工资优势 B.市场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8.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A.技术密集型
B.市场密集型
C.廉价劳动力密集型
D.原料密集型
9.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①——温差大,冬季酷寒——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量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第 Ⅱ 卷(非选择题56分)
40.(20分)
材料一 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
材料二 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
材料三 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
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
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
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
1 000多平方千米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6分)
(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41.(36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称东盟10+1。是指由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材料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 如图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5)题。
(1)东盟以 和 两种气候类型为主;该气候类型下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
有 等;该区盛名的矿产资源是 。(10分)
(2)结合材料二,目前东盟最有利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和 工业。(4分)
(3)根据材料二,泛亚铁路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稻米的重要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0分)
(4)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气候条件是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东盟,请简要分析东盟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6分)
(5)东盟诸国中新加坡的经济水平最高。电子和石油化工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电子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石油化工的发展则依赖于
本地 (6分)。
参考答案
1—5:CDCCA 6—10:CAAAD 11:C
40.(20分)
(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4分)
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4分)
(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6分)
(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6分)
41.(36分)
(1)热带雨林气候(2分) 热带季风气候(2分); 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蕉麻、椰子(4分);锡矿、石油(2分)
(2)劳动力密集型(2分) 鲜活农产品加工(2分)
(3)有利条件: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耕作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6分)
制约因素: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低。(4分)
(4)高温多雨;(2分)东盟有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原料丰富;劳动力充足而廉价;海运便利。(4分)
(5)地理位置优越;科技发达;航空运输便利;环境优美;(4分)靠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