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INCLUDEPICTURE"教学分析.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分析.TIF" \* MERGEFORMATINE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爱琴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始;知道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伯里克利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适时组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状态中,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对比等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教学难点】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教法特点】
1.辩论、讨论法。2.直观识图法。3.材料分析法。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过程.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导入新课
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欧洲文明的摇篮,寻访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二、课堂活动
(一)希腊城邦
1.希腊地理环境与文明的产生
【提出问题】借助地图与教材内容,分析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特殊的环境对希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希腊城邦
【材料展示】这些独立的城邦大多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一片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其中面积最大的斯巴达,包括被它征服的美塞尼亚在内,仅有3300平方英里,雅典有1000多平方英里,叙拉古(在西西里岛东岸)约1830平方英里,其他绝大多数城邦的面积都在1000平方英里以下。在希腊大陆上赫赫有名的科林斯仅340平方英里,彼奥提亚仅1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竟有至少10个城邦,而在福基斯,22个城邦的面积合起来也只有630平方英里。
以人口最多的雅典为例,它的总人口最多时大概不超过30万,少时只有10余万。斯巴达的总人口大概也不过20万。有些小邦,其总人口仅有几千人。
——宴绍祥《走进古希腊文明》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思考:什么是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分析希腊城邦的居民主要有哪两个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教材后总结: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建立津贴制度;完善了民主机构,健全保障机制。
【教师讲解】有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极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甚至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以保证他们能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三)亚历山大帝国
【教师讲解】从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部队先后扫荡地中海东岸地区、波斯帝国,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提出问题】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方面是因为对手波斯帝国太腐朽,另一方面也在于马其顿军队的超强战斗力,以及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才能。
【提出要求】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请同学们回答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并在地图中找出相关位置。
学生回答: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材料展示】
材料一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上千五千年》
材料二 “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前323—前3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材料三 位于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的乾陀罗古国,曾长期受到希腊人统治,希腊艺术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佛像雕刻上,其特点是佛像面容似欧洲人,身披希腊式长衫,富有垂感,佛座一般不用莲花座。
【问题思考】我们该怎样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
学生回答: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INCLUDEPICTURE"板书设计.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板书设计.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 INCLUDEPICTURE "F:\\7.15\\九人历(上)教案\\教学反思.TIF" \* MERGEFORMATINET
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了雅典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东征这两个重难点问题。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能够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分析评价。学生们对于此类探究活动很感兴趣,各小组都能够积极发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