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六单元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知识点:
1.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人体的性状大约有1000多项。
2.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同一个部位并不一定就是同一性状,如毛发的形状和颜色。
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4.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5.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6.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本节要点遗传可传递性包含菊花的红色、白色、黄色等相似性体
现
在存
在
于亲子之间具有体现在普遍性性状具有体现在变异包含差异性存在于子代与子代之间亲子间包括包括相对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如身高如肤色如血型声音如如存在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包含【例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茶花的红色和绿叶
B.茶花的红色和白色
C.茶花的红色和荷花的红色
D.花的红色和绿色
【解析】判断相对性状,要紧扣概念,既要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但表现类型要不同。据此可知:A.不是同一性状C.不是同一生物D.指代不明,所以正确的只有B。
【答案】B
【例2】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 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将门出将子”
D. “老鼠生儿会打洞”
【解析】子女像父母,是指父母的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女。A、B、D三项是一样的道理。“将门出将子”是指将军的后代都是将军,但实际上将军的后代不一定是将军,即使出了将军,也是家庭影响和社会造就的结果,并没有可以遗传的“将军性状。”
【答案】C1.下列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动物的毛色 B.植物的高度 C.人的血型 D.以上都是
2.生物的性状包括( )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性
C.生物的行为方式 D.以上都是
3.生物的性状是指( )
A.生物的形状 B.生物的大小
C.生物的运动方式和血液流动 D.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4.下列对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性状
B.每个生物只有一种性状
C.生物表现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D.性状只是指生物的结构特征DDDC5.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 )
A.皮肤的颜色 B.身材的高矮 C.牙齿的龋 D.头发的曲直
6.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基因 D.DNA
7.下列完全属于相对性状一组是( )①人的黑头发和黄头发.②番茄的红果和黄果.③小狗的卷毛和白毛.④小麦的高产和低产.⑤人的黄皮肤和黑皮肤.⑥东东的双眼皮和高鼻梁.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BCC第二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
1.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存在的。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而生殖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
3.DNA是染色体上起遗传作用的、长链状的、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中文名称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DNA分子。4.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也是成对存在的。
5.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人体细胞中可能有30000个不同的基因。
6.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7.基因虽然能够控制生物性状,但也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生物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物质的位置关系【例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位于DNA上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DNA位于基因上
【解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由此得知D错误。
【答案】D【例2】同卵双胞胎有许多非常相像的性状,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他们( )
A.是同一父母的后代 B.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C.是同时出生的 D.生活条件相同
【解析】性状表现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但环境影响也能够改变生物性状表现。同一父母产生的不同的生殖细胞所携带的遗传物质也不一样,生活条件相同只能影响一部分性状相同,性状与出生的时间无关。而同卵双生者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他们有许多非常相像的性状,由此可知许多性状相像只能说明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不同是因为环境影响也能够改变生物性状表现。
【答案】B1.人的基因存在于( )
A.所有细胞的染色体中 B.体细胞的染色体中
C.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中 D.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
2.人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情况是( )
A.46条,46种形态 B.46条,23种形态
C.23条,23种形态 D.23条,1种形态
3.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B.生殖细胞C.细胞D.基因
4.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染色体数量的传递规律是( )
A.2n→2n→2n B.n→n→n
B.n→2n→n D.2n→n→2n
5.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的是( )
A.受精卵 B.肌肉细胞 C.神经细胞 D.精子ACDDD6.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C.一半以上来自母方,一半以下来自父方
D.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
7.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
A.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个基因AA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知识点:
1.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Aa、Bb等。
2.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我们一般用大写字母如A、B等表示),叫做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等位基因中没得到表现的基因(我们一般用小写字母如a、b等表示),叫做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4.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一种生物的性状表现决定于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成。
5.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就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如:AA、Aa、aa等。
6.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如:有耳垂、无耳垂等。
7.在生物进行个体生殖,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分离而相互分离,配子中保留体细胞一半数量的基因,这一过程叫做减数分裂。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基因又恢复成对。
8.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惟一媒介,基因可以随配子代代相传。9.遗传规律1
如果父母的表现型相同,且生出了不同表现型的子女,那么父母表现出的性状必然是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型均是等位基(Aa),那个不同表现型子女的基因型是双隐性(aa),且出生概率为1/4。
10.遗传规律2
如果父母的表现型不同,且生了大量表现型相同的子女。那么子女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与子女表现型相同的父母的基因型为双显性(AA),另一位父母的基因型为双隐性(aa),子女的基因型为等位基因(Aa)。一对基因遗传题类型:
①父母表现型相同,生相同表现型子女;
无规律,既不能判断显隐性,也不能定基因型。
②父母表现型相同,生不同表现型子女;
用遗传规律1
③父母表现型不同,生既有像父又有像母的子女
无规律
④父母表现型不同,生大量像父母一方的子女。
用遗传规律2基因遗传图解亲代减数分裂子代基因型父方Aa母方Aa配子受精作用子代表现型A aA aAAAaAaaa有耳垂无耳垂有耳垂有耳垂【例1】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 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C.必一为显性基因,一为隐性基因 D.以上皆有可能
【解析】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有三种情况,即两个都是显性基因,两个都是隐性基因,一为显性基因、一为隐性基因,但性状表现只有两种,即两个都是显性基因和一为显性基因一为隐性基因时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只有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才表现出隐性性状。
【答案】B【例2】黑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白色基因是显性基因,用B表示,黑色基因是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公羊、母羊和小羊的基因组成是(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解析】黑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bb,因此可判定黑色公羊和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bb,白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有BB和Bb两种可能性,它们的后代小羊为黑色,基因组成是bb,这一对基因分别来自公羊和母羊,故白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Bb。
【答案】B【例3】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 )
A.甜玉米是显性 B.非甜玉米是显性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
【解析】甜与非甜玉米间行相互授粉后,非甜玉米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玉米,说明非甜玉米是显性性状。甜玉米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也说明了非甜玉米是显性性状。含有非甜玉米的显性基因配子授给甜玉米时,则表现非甜玉米,若甜玉米自花受粉则表现出甜的性状。
【答案】B
【点拔】熟悉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有两种,而基因型却有三种。若用A-a表示显性、隐性基因,则AA和Aa表现为显性性状,而aa表现为隐性性状。是解答此类题的前提。其次我们不仅要能够通过双亲的基因型推导后代的基因型,还要能够通过后代的性状表现推导双亲的基因型。1.一株高茎(DD)豌豆和一株矮茎(dd)豌豆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高茎。若后代进行自花传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2.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B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b为显性。小明同学有耳垂,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小明的基因型一定是BB型
B.小明的父母一定都是有耳垂的
C.小明的父母至少有一个是有耳垂的
D.小明的基因型一定是Bb型
3.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CBC4.初二(1)班全班40名同学进行有关“耳垂特征的遗传”活动,老师告诉大家,耳垂特征有紧贴和分离两种,其中控制耳垂分离的基因为显性,可以用A表示;控制耳垂紧贴的基因为隐性,可以用a表示。老师准备了蓝色、红色各两张卡片,其中蓝色卡片代表父亲,红色卡片代表母亲。两张蓝色卡片上分别写上A、a,两张红色卡片上也分别写上A、a。然后每个同学上讲台随机抽取一张蓝卡片和一张红卡片。
(1)卡片是代表父母体内的( )
A.生殖细胞 B.耳垂细胞 C.染色体 D.基因
(2)若抽到两张卡片,一张是写着A,另一张写着a,则子代的性状为( )
A.耳垂分离 B.耳垂紧贴
C.一耳耳垂分离,一耳耳垂紧贴 D.无法判断
(3)收集全班所有同学的实验结果后,耳垂分离的同学的理论值为( )
A.40个 B.30个 C.20个 D.10个BAC5.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
A.23对、23条 B.23条、2条
C.23对、2条 D.23条、1条
6.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妇,基因型分别为Bb、BB,则他们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分别为( )
A.2种、2种 B.1种、1种
C.2种、1种 D.1种、2种
7.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 )
A.全为显性 B.全为隐性
C.一个为显性,一个为隐性 D.以上三种皆可
DCD8.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数目比基因数目多得多
B.遗传性状的数目和DNA的对数相等
C.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的数目一样多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得多
9.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A),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a)。某人是双眼皮,基因型为Aa,那么他的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的是(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DD第四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知识点:
1.决定生物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
2.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3.小芳是一个女孩,父母通过配子分别给了她23条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父亲给她的是X性染色体,母亲给她的是X性染色体。
4.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男性能够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男女性染色体比较图【例1】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中 B.精子细胞中
C.卵细胞中 D.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
【解析】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性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
【答案】D【例2】一对夫妇生育第一胎是女孩,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准备生育第二胎,那么第二胎的性别( )
A.一定是男孩 B.一定是女孩
C.男孩的可能性大些 D.生男生女的几率一样
【解析】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X、Y两种精子,且比率相等。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只产生一种含X的卵细胞,受精作用过程中,卵细胞与X精子和Y精子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XX发育为女孩。XY发育为男孩。所以生男生女的几率一样。
【答案】D【例3】一位母亲生了一儿一女双胞胎,这两个小孩来自于( )
A.一个受精卵 B.一个卵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两个受精卵 D.两个卵与一个精子结合
【解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成一个受精卵,说明B和D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来自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两个小孩的性别应相同。选项C才是正确的,两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一个含X的精子,一个含Y的精子),两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答案】C
【点拔】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即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子为XY,女子为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子产生X、Y两类精子,女子则产生X一种卵细胞。因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如果在发育期间出现特殊情况,会出现同卵双胞胎,这样的双胞胎性别一定一样。如果出现不同性别的双胞胎,那么就一定是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受精,当然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受精也可能出现同性别的后代。【例4】人类受精卵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22对+XX(XY),22条+X
B.22对+XX(XY),22条+Y
C.22对+XX,11对+X
D.22对+XY,11对+Y
【解析】人类的受精卵都含有23对染色体,而且这23对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22对属于常染色体,另外一对属于性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也就是说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是不能够成对存在的。所以D和C不正确。又由于卵细胞中只有X一种类型,所以A正确。
【答案】A
【点拔】人类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那么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
22对+XX或22对+XY。而生殖细胞相应减半,表示为
22条+X(22+X)或22条+Y(22+Y)。1.下列对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有2对染色体
B.决定人双眼皮的基因B对决定单眼皮的基因b为显性。小明同学为双眼皮,小明的父母一定都是双眼皮
C.只有生殖细胞才具有性染色体
D.正常男人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2.在显微镜下有两个细胞,一个细胞核内有20条染色体(甲),一个有23条染色体(乙)。以下推断中错误的是( )(玉米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条)
A.甲可能是玉米体细胞
B.乙可能是某种生物的体细胞
C.如果甲是生殖细胞,那么该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应有40条
D.乙可能是人类的生殖细胞DB
3.人体的以下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精子 B.卵细胞 C.男性的体细胞 D.女性的体细胞
4.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性别不同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
C.人的性别不同是由生殖细胞决定的
D.人的性别不同是由基因加环境决定的
5.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 D.以上所有细胞
6.男性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类型?( )
A.1种 B.2种 C.23种 D.46种
CABD第五节 遗传与环境
知识点:
1.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而表现型则容易受到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能够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的变异。导致的原因可以是基因重组,也可能是极端环境条件引起的基因突变。
3.仅仅是由于一般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的性状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变异。【例1】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一般来说,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只有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但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因为等位基因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答案】B【例2】下列实例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 )
A.一对孪生兄弟,老大长期在野外工作,老二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老大肤色黑,老二肤色白
B.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C.高原地区生活的人比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皮肤粗糙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解析】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为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的为不遗传的变异,但环境影响了遗传物质的变化则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比如人为地用射线或药物处理种子,会引起种子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由这些种子培育出的后代会出现遗传的变异。可是,在一般情况下,由环境条件影响的变异,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不会遗传。上述问题弄清楚了,此题答案就明确了。
【答案】D【例3】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千克,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千克,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 )
A.遗传 B.变异 C.可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解析】同一品种中,遗传物质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性状有可能发生差异,即变异。题目中所述的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两块农田里种植,由于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不同,导致产量上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因而是不遗传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答案】D
【点拔】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区别在于不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或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明白二者的区别后,对于变异的分类就很简单了。1.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的
2.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
A.有利,不遗传的变异 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 D.不利,可遗传的变异
3.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BB4.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太空育种( )
A.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的变异都是对生物自身有利的
C.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
D.产生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5.晓刚和几位同学在探究两种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时候,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品种的花生大小都有差异,因此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大花生品种中的小花生只占少数,说明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
C.选小花生品种中的大花生种在地里,也会结出大花生
D.两种花生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CA6.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7.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蠖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下列有关桦尺蠖体色由浅变深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桦尺蠖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蠖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食虫鸟对桦尺蠖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
D.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蠖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DA第六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知识点:
1.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一定的发病比例。
2.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白化病、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癫痫、先天性愚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聋哑、先天性精神分裂症等。
3.近亲是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4.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是解答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遗传学问题,如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预防、诊断治疗等,并在权衡对个人、家庭、社会利弊的基础上,给予婚姻、生育、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医学指导。遗传咨询配合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等,能够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例1】在我国人口中,轻度智力低下者约2000万,严重者(白痴)约200万。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
B.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C.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D.包括以上三者
【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而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所以D正确
【答案】D【例2】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
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C.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解析】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结婚。由于近亲很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因而近亲结婚会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几率。禁止近亲结婚则可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几率,但不能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CCompanyLogo1.造成遗传病的病因是( )
A.病原体的侵入 B.组织、器官病变
C.激素分泌或多或少 D.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下列都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
A.先天性聋哑、手足口病、佝偻病
B.流感、甲肝、细菌性痢疾
C.血友病、色盲病、先天性智力障碍
D.坏血病、脚气病、贫血病
3.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是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
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增加
D.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DC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
D.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5.控制遗传疾病最有效的办法是( )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实行计划生育
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D.提倡和实行优生
6.李力(男)的下列各亲戚中,哪一位不是他的近亲( )
A.他舅舅的女儿 B.他姨妈的女儿
C.他姑妈的女儿 D.他嫂嫂的妹妹
CDD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