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名称、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笔在试题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第Ⅱ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图,回答l~3题。
1.划分I、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
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2.穿越三大自然区和东部、中部、西部三个
经济地带的是
A.40°N纬线 B.黄河
C.长江 D.105°E经线
3.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
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调查
右图所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完成4~6题。
4.该山地是
A.秦岭 B.大兴安岭
C.南岭 D.天山
5.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坡度 D.土壤
6.与自然景观差异相吻合,该山地南、北两侧文化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农业景观 B.宗教景观 C.交通景观 D.城市景观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9
7.图中甲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①夏季光热充足 ②降水量丰富
③气温日较差大 ④地势低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图中甲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①冬小麦 ②春小麦 ③棉花 ④甜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近年来,图中乙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
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读图“沿116。E的地形剖面局部图”和“我国A、B两个地区人口密度与人均土地资源
表”,回答10~11题。
10.③所在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表中A地区显示的情况与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地形区大体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若阴影表示夜半球,且C点所在的经度为0°,
完成12~14题。
12.据图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0°,0°) B.(90°E,0°)
C.(90°E,23°26’N) D.(90°W,23°26’N)
13.下列关于A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C点的西北方向 B.日期与C点在同一天
C.昼长为16小时 D.正午太阳高度为0°
14.此后三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C.开普敦逐渐进入温和多雨的季节 D.悉尼的昼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
读非洲大陆气压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图示时间为北半球的www.21世纪教育网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A处气压值可能为
A.1010或1012
B.1014或1012
C.1014或1018
D.1010或1008
17.上图中abed四种气候在非洲大陆有分布的是
A.abed B.abc C.bed D.acd
读某运河图,回答18~20题。
18.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70千米 D.220千米
19.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20.甲、乙两处海域
A.盐度相同,温度相同 B.盐度相同,温度不同
C.盐度不同,温度相同 D.盐度不同,温度不同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
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21~22题。
2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c、a、b C.c、b、a D.b、a、c
2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该城市东侧交通通达度比西侧高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www.21世纪教育网
D.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间,夏令时间比本地标准时间早1个小时)2006年10月17日7时46分(北京时间17日19时46分),悬挂在美国人口普查局大厅内统计全美人口的实时“人口时钟”记录下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一刻: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美国人口普查局称,根据有关估计,美国目前每7秒钟就有一名新生儿诞生,每13秒钟就有1人死亡,每31秒钟移民人口就净增一人(移入人口减去移出人口),由此计算出美国人口总数平均每11秒钟净增1人。“人口时钟”正是根据这一计算方法统计出美国人口总数已突破3亿。根据材料,完成23~25题。
23.美国东部时间是
A.西4区的区时 B.西6区的区时 C.西5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的人口出生率大约为1.5% B.美国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0.9%
C.美国的人口迁入率大约为0.3% D.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1.7%
25.上述事实表明
A.美国人口呈现出高增长态势,需要进行计划生育
B.美国人口主要表现为“三低”向“高低高”过渡
C.外来移民不是美国人口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D.美国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阳泉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三地理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读“我国某区域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等值线最有可能的是(1分)
A.等高线
B.等潜水位线
C.全年平均气温
D.七月平均降水
(2)等值线在乙城附近的分布有何特征?原因是什么?(2分)
(3)图中甲、乙、丙三城市中,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是 ,旅游业较为
发达的是 。(2分)
(4)在图中正确位置用适当图例绘出“西电东送”工程路线和“西气东输”主管道线示意。
(2分)
(5)说明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3分)
2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0分)
(1)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可能与岸(南或北)靠拢,其主要原因
是什么?(3分)
(2)专家预测以后一段时期内甲岛的面积可能会相对稳定,请简要分
析原因?(3分)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描述了城市 (填图上字母代号)的重要区位和古时繁华的
景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该市经济发展有哪些突出的优势条件?(4分)
2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江。(2分)
(2)分析说明图示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征及其成因?
(6分)
(3)我国与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目前,我国从图中国家主要进口物质有 ,主要出口物质是 。(2分)
29.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明图示区域北部的地形特点?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最基本特点及原因?(4分)
(2)图中B所在谷地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耕区,与我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较,其农业发展最为优势的自然条件是什么?该地常规能源缺乏,但可再生新能源丰富。说明该地可再生新能源的种类及丰富的原因?(3分)
(3)图示区域的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老王是北京某中学的退休教师,他想既经济简便、又能饱览沿途风光去图示区域旅游,最终目的地是图中B所在城市。请你为老王的出行提出至少3点科学合理的建议。(3分)
30.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简要说明我国荒漠化的分布特点。(2分)
(2)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分)
(3)在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风力的侵蚀、搬运等;而在
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因素,特别是
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 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