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感受数字生活教材版本章节及教学对象教材版本章节:安徽省教科所编著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实验教科书(零起点) 《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说 课 提 纲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
教材重难和难点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
难点:图片的调整编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让学生熟悉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调整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宣传单及奥运徽章宣传单的设计,激发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主要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
“任务驱动法”、
“自主探究法”、
“分层教学法”。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在授课时,我首先通过观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的主题任务——在“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文档中插入调整图片,在完成这个主题任务过程中,再给出一个个小任务,让 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学 法“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尝试操作——自主创造——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最后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教 学 准 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预先分组,并确定组长。
将相关资料及图片存放在学生机D盘。教 学 过 程一、情境激趣,引出主题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四、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第一环节:情境激趣,引出主题第一步:播放一段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宣传动画
第二步:请问同学们在这段动画中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答案显是而易见的,活拨可爱的奥运福娃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欢乐,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这一步意在引导向学习目标靠近。
第三步: “奥运会今年八月八日就要开幕了,同学们想不想为奥运会做些什么呢?那么,今天我想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用我们所学的WORD软件为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一份宣传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奥运带给人们的吉祥和幸福!好不好? ”
【设计意图】以情激趣,引出主题,同学们的激情一下子会被调动起来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步:出示两个文档,比较哪种宣传单宣传效果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吸引人?
【设计意图】进行比较,明确任务。
第二步:提出任务一,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如何插入图片?
【设计意图】任务提出后,同学们思考讨论,我提示学生插入图片要使用插入菜单,让学生自已动手实践,看看谁最先找到插入图片的方法,这样意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第二环节: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第三步:请已学会的同学担任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水平不一,有些同学不仅很快就找到了插入图片的方法,还找到了插入的剪贴画方法,但是,也有少数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这时,我请已学会的同学担任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并鼓励同学为大家分别演示插入剪贴画和插入其他图片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
第四步: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归纳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第五步:找出几张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软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演示,教师的归纳,学生们都能将图片插入到文本。这一步对展示的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请同学们议一议如何使这些作品更加完美,同学们畅所俗言,提出建议,这就为完成任务二,作好了铺垫。第六步:提出任务二,对图片进行调整编辑
问题1: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
问题2:如何移动图片的位置?
问题3:如何调整图片和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1)3个新的任务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我让学生可根据自已能力的高低选择1个或多个任务进行探究,并尝试操作。这样采用分层教学法,既让能力高的同学充分展示自已的才华,也可让能力较低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得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书本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在操作前,我提示大家: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阅读教材来解决。 (3)教师巡回指导,对于个别同学遇到的问题,可以让小组中会操作的同学传授方法,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大部分同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进行启发引导。(4) “在‘嵌入型’ 的文字绕排方式下不能随意移动图片的位置”将是同学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因此,我有意在屏幕上演示,并质疑:“图片为什么拖不动?看谁能帮帮我?”这时,师生共同探究,得出正确的方法。(5)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破了对图片进行调整编辑这个难点。 【第二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好奇心也随之得到满足,动手实践的得与失,不再是作品的好坏,而是“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第三个环节: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提出任务: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为奥运徽章设计一份宣传单的比赛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新知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的比赛(先制定比赛规则) ,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充分发挥自已的灵感和特长,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以比赛的方式,使孩子们的兴奋点再次激起高潮,不知不觉中使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
第四个环节:展示评价,归纳总结第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优势,将小组中比赛优秀作品传送到教师机,快速地将这些作品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软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心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兴奋,被认可的满足,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步: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请同学们对这节课谈谈自已的收获。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让同学人回顾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最后,我会说:“今天已经成功地为奥运福娃和徽章设计了宣传单,但还不够完美,如艺术字的使用,背景的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等,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给学生造成学习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下阶段的学习热情。
【评价分析】本节课以任务为主线,有意识地留给学生适度的思维空间,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容为一体。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教师将从多方面给予评价,同时,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从而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设计思想】
本节课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人们都十分关心的奥运会内容为切入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本堂课进行整体把握,放手发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探究和创造中来,从而享受到创造的快乐,体会到学习的轻松,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相信,通过这种快乐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一定会更加喜爱信息技术课,爱上富有魅力和新奇的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那时,真正解放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广大的学生。 不足之处,
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