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生物 5.5病毒 (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生物 5.5病毒 (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9 09: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生物
课题
第五章 病毒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病毒的种类和生活方式。
2.描述病毒的特殊结构和繁殖方式。
3. 知道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病毒的特殊结构和繁殖方式;
难点:描述病毒的特殊结构。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教师明确本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导学,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相关图片。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并记录预习产生的问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解决预习产生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相关图片,并进行对比、归纳、总结。
讲授法:对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以进行讲解及补充。
练习法:通过课后习题巩固训练。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收集病毒的发现过程和近期爆发流感病毒的调查报告,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视屏,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提前几天发下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有关病毒的发现过程和近期爆发流感病毒的调查报告,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预习导学中的内容,有能力学生了解合作探究的内容,并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问题生成单中.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运用
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大屏幕展示: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视频:温家宝来到昭觉县四开乡中心校红丝带栋梁班,看望父母因患艾滋病去世的41个孤儿。
提问:你知道艾滋病的“元凶”吗?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观察视频并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播放视频
PPT演示讨论的问题
预习导学
预习指导
教师播放电子显微镜下的几种病毒的动画和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借助老师播放的资料和点拨,完成“预习导学”内容。
阅读教材,观察教师播放的资料,对病毒进行分类,并完成“预学导学”内容,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问题生成】中。
播放视频和图片
PPT展示“预习导学”答案
问题交流
提问:(1)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哪些类型呢?(2)病毒有哪些结构呢?(3)病毒是怎样进行繁殖的呢?
学生通过观看病毒的动画和图片,归纳出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以及病毒的繁殖方式。
释疑解惑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展示反馈: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播放病毒的危害性和人类对病毒的利用视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完讨论的问题。
播放有关视频和图片
2. PPT展示讨论问题的参考答案
组织学生观察病毒的危害性和人类对病毒的利用视频,回答相关问题,针对学生的的回答予以点拨、点评。
学生代表发言,本组同学进行补充,其它组可以提问并做点评。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病毒人类的关系。
整理测评
课堂检测
分层布置学生完成 “导学测评”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展示和点拨
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小组进行讨论
PPT展示课堂检测答案
课堂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相应作业;最后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课后完成相应练习
PPT展示小结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进行分类,分为
动物病毒---寄主为动物
植物病毒---寄主为植物
细菌病毒(吞噬体)---寄主为细菌
二、病毒的结构: 外壳:蛋白质

  核心:核酸----遗传物质
三、病毒的繁殖:自我复制
   有害:治病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疫苗等医药方面
PPT展示
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五章 病  毒
1.知道病毒的种类和生活方式。
2.重点:能说出病毒的特殊结构和繁殖方式。
3.知道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点一: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形态 多种多样 ,有杆状(图 ① )、球状(图 ② )、蝌蚪状(图 ③ )。它们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 寄生的细胞 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 动物 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 植物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 细菌 病毒,也叫 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知识点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①] 蛋白质外壳 和内部的[②] 遗传物质 组成,没有 细胞 结构。?
2.病毒只能 寄生 在 活 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遗传信息 ,利用 细胞内 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结晶体 。当外界环境适宜时,病毒便侵入 活 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知识点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病毒的种类 多 ,在生物圈中分布 广泛 ,营 寄生 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流行性感冒、 肝炎 、 手足口病 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世纪瘟疫的 艾滋病 ,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至今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2.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身上,导致其 呼吸 系统异常。按照病原体的类型,可以分为 高致病 性、 低致病 性、 非致病 性三大类。?
3.人们利用接种牛痘疫苗的方法,预防 天花病毒 引起的天花。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 减毒 的或 无毒 的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来达到 转基因 或 基因治疗 的目的。?
1.病毒的营养方式是什么?如何分类?
  病毒自身没有叶绿体,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
分类:(1)按照形态分类:球状病毒、杆状病毒和蝌蚪状病毒。
(2)按照寄主的不同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还说它是生物体?它的构成和繁殖是怎样的?
  (1)病毒的生活需要营养,有新陈代谢过程;具有繁殖的现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以上这些特征只有生物才具有。
(2)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病毒的生活方式有何特别之处?
  病毒可以感染活细胞,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又侵入活细胞,开始新的生命活动。
1.图示四种微生物中,属于病毒的是 ( C )
2.艾滋病病毒属于 ( B )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细菌病毒 D.噬菌体
3.据2011年6月9日人民网报道,美国加州科学家在蜜蜂体内发现了四种新生物,这四种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它们可能是 ( A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寄生虫
4.被烧伤后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 )
A.细菌病毒 B.植物病毒 C.动物病毒 D.细菌
5.下图表示一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 ( C )
A.细胞壁、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核
C.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
D.细胞壁、遗传物质
6.人类利用细菌病毒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这是利用了 ( A )
A.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特征 B.噬菌体能借助空气传播的特性
C.噬菌体广泛寄生在生物体内的特性 D.噬菌体个体小的特性
7.利用某些病毒进行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做法是 ( A )
A.让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B.让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细胞核进入正常细胞
C.让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DNA进入正常细胞
D.让病毒直接进入动植物的正常细胞
8.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
A.病毒能繁殖后代 B.病毒营寄生生活
C.病毒有细胞壁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