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报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版式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表达语言,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了解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与构成要素。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与规律。2、通过对对优秀的报刊杂志等版式设计作品进行欣赏与讨论,了解版式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初步掌握版式设计中网格的实用和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校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养成良好合作精神。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安排了导学、欣赏与实践环节。课程内容丰富,结构感清晰明了。所选的案例与生活紧密相连,能体现出课程较强的实用特点。 教材从直观的案例中力使学生认识到版式设计的重要性,选取了报刊、杂志、网页、招贴、宣传展板、书籍作为版式设计的案例来源,作为课程的导入,更能使学生意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通过分析讲解,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教材在条理上呈现出清晰的结构性,强调了设计的的遵循法则: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环节中所应达到的知识点,感受案例作品在设计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同时,本课在编写过程中添加了壁报设计的环节,壁报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展示校园生活的窗口。也是传递学生学习生活信息的重要场地,因此这一环节的引入也使教材内容和校园文化生活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本课教材编写目的是使学生对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论,从对版式设计的应用方向以及设计法则,让学生对本课既有实用性的认识,又有操作层面的掌握,培养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设计作品的欣赏和制作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意识和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感受教材的路径,体会教材编排的思路。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学生从读教材、赏析作品的层面,引导学生能主动地关注生活。从而引领学生走近设计,走进生活,初步理解设计是富于创造力的实用艺术,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教学可以采用“视觉思维训练——形式语言训练——表现手法训练”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分析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其次,通过了解版式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最后根据主题的需要,自如地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达到清晰、有条理的传达主题剪报及个人手册的效果。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在教学中可采用谈话法、比较分析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理解空间,进而有创造性地表现空间。? 在学法上,由教师引导通过学生欣赏、比较、感受、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通过对设计精美的报刊、杂志、画册、挂历、招贴、网页、唱片封套的鉴赏,了解版式设计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以及版式设计所包含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采用设计制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感恩节剪报、自我宣传手册等方法,探索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意识与能力,初步形成设计方面的基本素养。 活动一:“欣赏与了解”通过欣赏优秀的报刊杂志等版式设计作品,认识版式设计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了解标题、栏目、文章、图片等各构成要素在版式设计中的编排处理方法。? 活动二:“体验与实践”运用所学的版式设计知识,分组自拟主题尝试用拼贴、手绘等方式,设计制作一份感恩主题的校园剪报,和自我宣传手册。 ◆教学建议: 1、设计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并且也反映了一定的时代性,因此在收集资料时应注意时刻的更新。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本地的设计活动与品牌,加强实效性。 2、本课知识相对理性,因此在进行授课时,应注重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版式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 3、在进行作业练习时,可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练习,促进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