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定风波》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定风波》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9 09:05: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6张PPT。定风波苏轼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一生苏轼成就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治平三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自请出京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乌台诗案乌台(御史台)被贬黄州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写作背景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師(虫傍)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痊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可见当时春寒料峭中的风吹雨淋是让老苏生了病的,幸好“善医而聋”的庞安常为老苏悉心诊疗,才得以痊愈。但苏轼在词序及词章中却不仅不言因风吹雨淋生病之事,反而极写不以风雨为意的人生意趣,其豁达洒脱、坚毅乐观可见一斑一读定音再读定调定风波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读定情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再听录音:
体会此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你能体会出一个怎样的苏轼?乐观旷达 沉着豪迈 宠辱不惊 旷达潇洒词语解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诗词译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冒雨漫步,抒写徐行的心情。诗词译文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酒醒天晴,心境旷达,超然洒脱。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词句分析  “穿林打叶声”,指风雨吹打着树林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风之疾雨之骤及其给人带来的萧瑟之感。一“穿”一“打”,是很有力量感的动词,见出风雨之大。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词句分析  词人以“莫听”二字,显示出自己不惧风雨的态度。 “何妨吟啸且徐行” 句承上而来,将“莫听”之意补足,写出在风雨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诗意情怀。“何妨”二字比“莫听”,更多了一点挑战的味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词句分析“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竹杖芒鞋,颇有一份野趣,透露出老苏摆脱官场羁绊、无拘无束的个性。
“轻”字颇耐咀嚼。轻者,轻便也,轻快也,轻巧也,轻松也。
词人之化辛苦为轻松,化艰难为写意,正是其超旷人格的写照。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词句分析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谁怕”一词,由“莫听”、“何妨”一路而来,不惧风雨的气势愈唱愈高,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警句。
词句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胡云翼《宋词选》解曰: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叶嘉莹的解释与其相似:我不怕外边这一切风雨的变化,我是准备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准备冲冒着风雨过我这一生。陈长明解曰:这一句有归隐的含义。烟雨……乃是指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江湖。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的向往,路上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词句分析词句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其三,彭玉平解曰:竹杖芒鞋,烟雨平生,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显然内中浸润了一种暂离宦海后的轻松自得之情。与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相比,这种竹杖芒鞋的装束虽不免于清苦甚至寒伧,这场一蓑烟雨虽也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有染疾的可能,但在一个自由的天空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拥有着久违的心境,那么 这一点自然的侵扰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词句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不仅是上阕词的点睛之处,也是苏轼饱经沧桑而体悟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 上片小结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冒雨漫步,抒写徐行的心情。 上片,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词句分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做铺垫。明面上是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实际上又是以象征性的表现方式抒写自己以顺处逆的智慧:人生旅程就像自然界一样时雨时晴,变化莫测,关键是在风雨来袭的时候要挺得住,在风雨中要乐观地坚定地向前走,要相信,风雨只是暂时的,走出风雨,就能走进阳光地带。词句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词句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取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道出了作者一心渴望归隐,不在乎官场的阴晴多变。
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词句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放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贯见,毋用怀疑;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这句话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思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词句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全词小结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酒醒天晴,心境旷达,超然洒脱。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