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上化学 8.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上化学 8.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21: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教材中有关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2、教学思路与设计
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时通过学生活动探究,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紫色石蕊试纸来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准备
集气瓶、滴管、试管、镊子、酒精灯、矿泉水瓶、石蕊溶液、干燥的紫色小花、稀盐酸、稀醋酸、二氧化碳。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死狗洞》的故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学生倾听,思考
利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一瓶正放在桌面的无色气体
问:这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
【板书】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投影】“干冰”的形成。
【板书】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演示】二氧化碳使烧杯中一高一矮的两支点燃的蜡烛先后熄灭
【板书】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思考,回答
观看
观察,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入】如何用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
【设疑】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演示】将变瘪矿泉水瓶中的液体取出2-3ml置于试管中,然后滴入4-5滴紫色石蕊溶液
【启发设疑】:判断化学反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提供素材】演示把稀醋酸、稀盐酸滴加到石蕊纸花上
【板书总结】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讲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时候一部分发生反应了。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根据给出的器材,确定实验方案。
【解释与结论】分析实验后矿泉水瓶子变瘪的原因。
聆听、思考、讨论、交流
【观察】学生观察变色情况
【讨论】依据是有新物质生
【探究活动三】:
【分析推测】刚才得到的液体中有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新物质,是那种物质使石蕊变色?
【讨论设计】: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
1、将水滴在干燥的石蕊纸花上
2、将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2、将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变瘪的矿泉水瓶的液体中
4、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烘干
【总结归纳】碳酸容易分解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表述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探究的快乐,激发探究热情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展示】同学们熟悉的可乐汽水
【创设问题】可乐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
【总结板书】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演示】将小虫子分别放入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板书】不供给呼吸
【梳理应用知识】在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你能不能更具体的解释课题所出示的问题呢?
【小结】
【练习】
【课外探究】
观看,联想,跃跃欲试
【猜想假设】气体是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实验验证】根据器材和实验方案验证
【归纳小结】总结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回忆、思考、发言

完成练习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化学小论文。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发现化学问题,探究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感受学到新知识的喜悦。
巩固知识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能与水反应
CO2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
③、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 (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④、不能供给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