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乡的艺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家乡的艺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28 20: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乡的艺术
——江南水乡服饰
一、设计理念:
生活在苏州甪直、车坊、胜浦一带的农村妇女,依然保留着传统原生态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束襡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的传统服饰,极具江南水乡特色,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称。然而随着农耕文明为工业文明所取代,这种流行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危机。本课旨在通过自主学习、欣赏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解并喜爱这种独具风韵的服饰艺术,从中感受水乡妇女心灵手巧、勤劳节俭和独特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服饰艺术的独特魅力,学习水乡服饰艺术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水乡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水乡服饰的设计方法,服饰拼接中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拼接搭配不同的花纹,设计出个性与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江南水乡服饰实物、长卷轴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彩纸、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与准备
1.观看微视频《小荷的“新”衣》,思考:
(1)你在哪里见过这种服饰?
(2)穿这种服饰的都是什么人?
(3)这种服饰和我们现在穿的有何不同?
(4)这些服饰有哪几部分组成?
(5)这些服饰拼接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2.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家中老人等方式,对水乡服饰有一个初步了解。收集素材,自己先尝试进行绘画或制作。
(二)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视频导入,师生共同欣赏水乡服饰表演录像。
师生交流。
问:(1)你在哪里见过这种服饰?
(2)穿这种服饰的都是什么人?
小结:江南水乡服饰又称“青莲衫子藕荷裳”,生活在苏州甪直、车坊、胜浦一带的农村妇女,依然保留着这种传统原生态民俗服饰。她们穿着以包头巾,拼接衫、拼裆裤、襡裙、绣花鞋为主的传统服饰,极具江南水乡特色,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称。
交流分享,初步感知
1.民国与农民
(1)欣赏、对比民国学生与水乡妇女图片,问:
她们的服装有何不同?
为何同时期同国家的服装会出现这种差异?
(2)欣赏、对比水乡妇女及欧美农妇图片,问:
她们的服装有何共同点?
为何不时期不同国家的服装会出现这种相似性?
(3)欣赏一组水乡农民劳作记实照片。
小结:农民的生活都是艰苦朴素的。
然而随着农耕文明为工业文明所取代,这种流行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危机。
2.水乡服饰的组成部分
小组分享交流课前收集的水乡服饰资料,初步了解其历史及特色,请学生代表典型发言。
师生交流。
服饰分以下几大组成部分:
包头巾:即包在妇女头顶的一块包头布。通常用黑色、白色或蓝色棉布为原料,平展时似等腰梯形,两边角上拼有三角异色布,边缘辅以滚边,再在角上绣花,拖角上钉系带并配以两个彩色流苏。
大襟衫:一律立领、右襟、盘扣。拼接的部分主要在领子、袖子和衣摆的两角上,袖子用两种以上花色布拼接一至三段。
作裙: 也叫襡裙,穿在大襟衫之外,裙腰两侧用彩色丝线绣一二百个折裥,腰带上绣有花卉鱼虫图案,配以流苏;裙前有一个小口袋,也绣花卉图案,瑰丽多彩,做工精致。
穿腰作腰: 作腰也叫襡腰头,作腰相当于围裙,系在作裙之外。穿腰实际上是一根腰带,它与作腰的上沿以纽扣相连。
拼裆裤:裤子裤裆较大,裤脚管短小,以适应妇女下水田劳作。
百纳绣花鞋:总的形制像一艘小船,寓意出门“路路通”“一帆风顺”。鞋面绣花精巧艳丽,花样繁多,花纹左右对称,都包含美好的寓意。
深入赏析,掌握规律
1、发现水乡服饰的样式之美
问:(1)你在水乡服饰中发现了哪些形式美法则?
(2)欣赏图片,将大襟拼接衫的拼接样式进行归类
你发现拼接衫前胸部分有哪些拼接样式?
拼接衫袖子部分又有哪些拼接样式?
小结:对称:包头巾、衣裤和绣花鞋本身都是正齐、左右对称的。而拼接的部分如包头巾的两角、衣服下摆的两侧、双袖、襡腰头的两边、裤子的裆等等,都是采用对称的手法来拼接的,给人端庄齐整的感觉。
均衡:水乡服饰在对称之中又有变化,主要体现在大襟衫前胸部分的不同镶拼方法。其镶拼有“横”有“竖”。横式,在腰节线附近作水平线拼接,上下颜色相异;竖式,前胸的右手边一半用异色布拼接;横竖结合式,前胸的右上襟和下半段用异色布拼接,呈“L”形。均衡应用于水乡服饰中,构成了丰富变化。
2、发现水乡服饰的色彩之美
问:所用布料,哪些颜色运用得比较多?
其色彩搭配有何特点?
小结:对比:水乡服饰在基调统一和谐基础上,还注意拼接面料色彩间的对比与变化,颜色深淡相间,淡中间俏,俏里有艳。尤其是白色的运用,素雅的白色,与蓝士林布拼接,在青蓝之中,既明显又俏丽。而黑色包头巾上白布和花色相间,以黑衬淡,以白破黑,色彩沉而不闷、变化有致。
和谐:水乡服饰大量运用不同明度的蓝色布料和蓝印花布,印花土布有蓝地百花和白底蓝花两种。这种对近似性的强调,使布色互相具有共性,服饰色调往往统一在一个大的蓝色调里,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统一效果。
3、发现水乡服饰的线面构成之美
这种服饰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稻作农业经济初期。妇女在农田里劳作时,经常受到水生动植物的侵害,于是将衣袖口和裤脚口制作得很小,只能勉强穿进去;在插秧、耘稻、收割的时候,妇女常常被风吹日晒,手脚沾泥,肩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最易破损,于是包头、裙、束腰、拼接衫等应运而生。
(1)发现水乡服饰上的“线”
在水乡服饰,哪些部分给你“线”的形式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滚边有何作用?
(2)发现水乡服饰上的“面”
问:作裙、穿腰作腰、大裆裤的拼接部位分别在哪里?
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进行拼接?
小结:水乡服饰的本意出于用,这种拼接形式中的线条与色块都蕴含了拆换和节省的因素。原本用来保护领口、袖口等而滚的边,带来了“线”的形式感;原本为了拆换方便而设置的拼接,又带来“面”的形式感。追求实用的同时,也实现了节省与装饰的合二为一。这种为了生活的创造,不囿于章法,显得自由而灵动,有一种原创的质朴感,体现了美用一体,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五)实践与展评
1、拼图游戏
(1)以4人一组,合作一套水乡服饰拼图
(2)要求从所给材料选择合适的颜色、形状,根据水乡服饰特点进行组合
(3)合理运用对称、对比、呼应等原则
(4)分工合理、尽量安静
2、学生实践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分工,每组制作一套水乡服饰。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与评价
(1)把所有作品贴在长卷轴,展示陈列于黑板;
(2)组内讨论交流典型作品优点及不足,提改进建议;
(3)推荐代表发言进行评述。
(六)拓展与延伸
水乡服饰的创新与改良设计
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相因成习,传承性很强。这些服饰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形成了具有水乡地区文化传统特色的审美观念,并证明了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美化自身的。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既追求创新,又崇尚传统,改良型水乡服饰应运而生。
欣赏图片,说说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良?假如请你来当小小服装设计师,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良设计呢?
结语: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相因成习,传承性很强。这些服饰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形成了具有水乡地区文化传统特色的审美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既追求创新,又崇尚传统,让我们一起为保护这传统的精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