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宏伟归于罗马!”罗马的宏伟不仅体现在其辽阔的疆域、宏伟的建筑,更体现在其宏大而缜密的法律中。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B. 罗马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C. 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
D. 罗马法维系帝国统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在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度
C. 指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3.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
A. 主观随意
B. 轮番而治
C. 三权分立
D. 依法治国
4.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其主要的原因是( )
A. 小国寡民的国家形式
B. 轮流坐庄的政治需要
C. 公民强烈的民主意识
D. 希波战争的强力推进
5.亚里士多德记述:“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司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人民手里了”……在议事会内部,“议事会主席团中每天由抽签选出一名总主席,负责保管国家金库、档案和庙宇的锁钥和国玺,但总主席任职只一日夜,不得延长,也不得再度任此职。”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 法律至上
B. 轮番而治
C. 权力分散
D. 集体管理
6.有学者指出,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
A. 民主基础的扩大
B. 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 阶级矛盾的缓和
D.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7.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道:“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
A. 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B. 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D. 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8.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据此不能表明古代雅典( )
A. 政治环境利于人文精神产生
B. 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 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 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9.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为世界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近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B. 调动雅典居民的积极性,但也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
C. 促进了雅典哲学和教育的发展
D.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
10.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是( )
A. 出身地位
B. 财产多寡
C. 官职大小
D. 所居住的城邦
11.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
B. 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 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D. 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 )
A. 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 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
C. 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 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
13.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部法律是( )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14.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宣告罗马成文法诞生
C. 万民法适用范围只是限于罗马公民
D. 罗马法是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15.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 图二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 图三反映出民主制就是雅典人民统治
D. 三幅图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16.“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此语表明《十二铜表法》( )
A. 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
B. 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C. 反映了奴隶的政治诉求
D. 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服务
17.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 梭伦改革时期
B. 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
C.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D. 克利斯提尼时期
18.雅典领袖伯利克里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说:“…… 一个公民只要有长处,就能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种提拔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伯利克里时期,公民能担任的公职有( )
① 四百人会议成员 ② 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③ 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④ 十将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
A.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B. 内容广泛庞杂
C. 法律至上
D. 注重诉讼程序
20.古罗马有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C. 取证人证言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古希腊]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归纳材料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
(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机构有哪些?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参与范围上有何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22.在古代雅典,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们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民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1)据所学知识,在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十二铜表法》有哪些特点?
(2)有人在分析完《十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不符合所学知识,错误,因此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题文材料:“在希腊,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见此材料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切入点考查对材料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法官赦免女犯的依据是相貌而不是按法规或者其悔改表现,体现了执法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A项正确。轮番而治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的分立,依法治国即按照法律治理国家,故B、C、D三项在题干中都不能反映出来。
4.【答案】A
【解析】之所以说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在于雅典的公民数量比较少,也就是小国寡民。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题意,排除。
5.【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出现其他权力与法律一较上下的信息,无法看出法律至上,故A项错误;议事会主席“轮番而治”,本身也包含通过实行分权以防止专制的意思,故B项错误;法庭与议事会分别掌握司法与行政权,体现了分散权力,再考虑前述解释,故C项正确;材料中“……一名总主席,负责……”与集体管理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C。
6.【答案】A
【解析】从材料“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中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基础不断扩大。所以答案选A。
7.【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罗马法的创制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是“多种族”的大国,也就是罗马的扩张和各民族融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
8.【答案】B
【解析】雅典几乎各级官职都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通过抽签产生,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产生,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环境,也可能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和误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A、C、D项不符合题意。旧贵族也属于公民的行列,所以不能表明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实雅典民主制度的主体应该是拥有公民权的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是财产多寡。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相关内容,根据所学,A项“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说法错误,改革中将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获得自由;B项说法错误,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不是按等级组成;D项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本题选C项。
1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都应排除。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历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也是一部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罗马公民法不适应现实需要,万民法开始出现,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统治区域。题中材料涉及法律“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指的就是万民法。
14.【答案】B
【解析】选B。罗马法保护贵族的利益,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古罗马是奴隶社会,故A、C、D三项说法都不对,只有B项与史实相吻合。
15.【答案】C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切入,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题干对图片内容做了提示,解答时主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并非所有雅典人统治的民主制度,而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制度,故选C。A、B、D都符合图片的内容。
16.【答案】A
【解析】由“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可以判断出《十二铜表法》打击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材料没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不符合。
17.【答案】B
【解析】通过梳理题干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人尽其才”和“穷人参政”两种民主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历史阶段最早应该出现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因为当时雅典除了“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同时向任公职和参政公民发放津贴,故选B。
1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期,公民能担任的公职有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因此选B。四百人会议成员和十将军,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19.【答案】B
【解析】“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体现的是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广泛庞杂,故选B。
20.【答案】B
【解析】“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本题实际上在考查罗马法的精神,要注意法律至上、公平公正等原则。
21.【答案】 (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2)公民大会、陪审(民众)法庭、五百人会议(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局限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3)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归纳;第二小问思考材料得出答案。第(2)问从“黄金时代”可知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回忆相关知识作答。第(3)问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民主范围、表决方式、权力运用上说明问题。
22.【答案】 (1)
(2)有利于选拨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3)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4)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罗马法的价值和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解析】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第(2)问充分阅读分析材料,从中归纳积极因素。第(3)问要结合一定的法律常识,分析材料中叙述的场景。第(4)问即考查罗马法的价值,或从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方面作答。
23.【答案】(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战争需要人民补充人力资源,使他们在政治上的一些权利得到保障;保民官对平民利益的保护;公民大会可限制贵族的利益。(任答2点即可)
【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了西汉初年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汉初……崇尚宽简……约法省刑”“(汉初)法制的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作答。
第(2)问,罗马法的原则由材料二“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合理与节制”可知罗马法注重证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第(3)问,“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限制任何公民拥有的土地数量”等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4.【答案】(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不能完全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它例证)
(2) 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自然法的法律观念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原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仍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它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是平民的胜利,但它的目的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
(2) 本题实际考查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①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②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③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影响。
25.【答案】(1) 特点:保留了大量古老落后习俗,诉讼程序僵化,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
(2)不同意。《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它的颁布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使审判、量刑有了依据,虽然主要是维护贵族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并且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影响深远。
【解析】(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一“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得出诉讼程序僵化;材料二“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得出保留了大量古老落后习俗,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
(2)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十二铜表法》虽有局限,但它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它的颁布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审判、量刑有了依据,并且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