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
A. 权利平衡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族平等思想
D. 主权在民思想
2.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统都是国家元首
B. 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
C. 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
D. 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 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C. 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 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4.“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 选举权方面
B. 行政权方面
C. 司法权方面
D. 立法权方面
5.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路易十六
B. 拿破仑一世
C. 希特勒
D. 俾斯麦
6.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研究,你认为美国胜利的原因有( )
①战争的正义性 ②北美军民英勇作战 ③华盛顿等人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 ④法国等国家的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其在位的16世纪后期约50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下列历史活动不能为“光荣女王”赢得荣誉的是( )
A.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 开展圈地运动
C. 参与殖民掠夺
D. 发动“光荣革命”
8.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10.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11.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1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 )
A. 资产阶级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人民民主专政制
D. 邦联共和制
13.19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形成了两大党对峙的格局,这被形象称为“驴象之争”,“驴象”是指哪两党( )
①民主党 ②托利党 ③辉格党 ④共和党 ⑤工党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④
14.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相比较,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的优势表现在( )
A. 确保内阁掌握国家的全部行政权力
B. 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少
C. 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得到更好地执行
D. 权力机构间的制约监督机制较完备
15.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
A. 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 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16.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这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
A. 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
B. 启蒙思想不够充分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D. 容克贵族势力强大
17.下列宪法或法律文献中“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787年美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曲折反复,期间“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迎来一个王”。这里的三个王分别指的是( )
A.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威廉三世
B. 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克伦威尔
C. 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威廉三世
D. 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19.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0.2007年6月12 日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到英国赴任。请问她所携带的国书应该递交英国的( )
A. 首相
B. 内阁
C. 外交大臣
D. 女王陛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职。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十八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十二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试归纳两则材料中国家元首职权的不同之处?
(2)材料二中德国确立的是什么政体?有何局限性?产生这种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经过审查可以宣布国会的立法违宪,可以宣布总统或政府行为违宪。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根据现行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美国总统任期4年,可以连任一届。法律上说总统由选举人团于选举年12月“间接选举”产生,但选举人投票意向由选民事先决定,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胜者全得”制度。——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等
材料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审判机构,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其判例对全国有约束力,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终身制可以保证法官不受来自行政机构的压力,确保司法不偏不倚,当政府成为诉讼一方当事人时,法官也不用违背法律与良心作出有利于政府的裁决。
因为在该部门任职是终身的,所以必然很快消除对任命他们的权力的一切依赖思想。因此,虽然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是由参议院提名及同意,总统任命的,但一旦这些被提名人当上终身制的法官,他们就无需再服从其原先的政党、总统、参议院的意志来审判。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与最高法院之间的关系,并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指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与美国总统的不同之处。
23.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摘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摘录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
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怪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怪物”具有“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
(2)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摈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 读下图:
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大抗议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有效控制的?
(2)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优越性。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选A。1787年宪法的显著特点在于体现了“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思想。
2.【答案】A
【解析】B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无权解散国会;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C项美国总统无需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需对国会负责。D项美国总统由人民普选选出,但是经由选举人制度间接选举产生,并非直接选出;法国总统则由议会选出。A项说法正确。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4.【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中联邦议会掌握实权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可见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权实质上掌握在皇帝手里。选择D项。
5.【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的“阿尔萨斯”“洛林”“德语”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一情景发生在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普法战争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而发起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故选D。
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取胜原因的分析归纳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独立战争爆发。北美人民组织了大陆军,由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这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正义的事业不仅鼓舞了北美人民,也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支持,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应选A。
7.【答案】D
【解析】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距伊丽莎白女王在位已100多年。A、B、C三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历史活动。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故②是错误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③错误的;所以答案选D。
9.【答案】D
【解析】“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均足以证明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当时的英国国王仍然保留了某些名义权力,而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揭示出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10.【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题干材料强调了潘恩对君主世袭和专制的否定和批判,以此为理念建立的美国政体摒弃了君主制,实行了共和制。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用了不流血的方法”“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体现了和平与渐进的方式, 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不符。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B。A是美国和法国,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D是独立之初的美国。
13.【答案】D
【解析】“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又称为“驴象之争”或“驴象赛跑”。②③⑤是英国的政党。
14.【答案】B
【解析】A、C两项均为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与设问要求“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的优势表现在”不符,故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英国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故B、D两项分别体现了英国责任内阁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优点。本题应选B项。
15.【答案】B
【解析】德意志统一后,虽然使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工业生产甚至超过了英、法,并且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反映出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B项。A项概括不全面,属于以偏概全;C、D项题意无法反映。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欧洲某国、共和国总统”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部宪法是1875年颁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认为该宪法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但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说明该宪法是法国各派势力妥协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根据史实结合时间来考虑,这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用议会的权力限制王权,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故选A。
1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被杀的国王正是被送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而后两件事与光荣革命有关,詹姆士二世被赶出王宫,威廉三世和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登上了王位。综上,本题选D。
19.【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另外三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比美国1787年宪法早,但《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没有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
2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外交主要体现了国家之间的交往,代表国家的是国家元首。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为国家元首,因此傅莹到英国赴任,她所携带的国书应该递交给女王陛下。D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符合外交惯例。
21.【答案】(1)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立法、任命官员等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2)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局限性:它赋予君主巨大的权力,甚至凌驾于议会之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是不完善的代议制。原因:德国是由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从而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解析】(1)从材料“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中可以归纳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内容。根据材料“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可知,德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政体的局限性:它赋予君主巨大的权力,甚至凌驾于议会之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是不完善的代议制。产生局限性的原因要结合德国统一的方式分析。
22.【答案】(1)关系:分权与制衡的关系。
说明: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可以审查总统或政府行为是否违宪。
(2)不同:任命制。特殊的司法审查权。任职终身制。身份独立。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答出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关系。
(2)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由材料“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法官不受来自行政机构的压力”“他们就无需再服从其原先的政党、总统、参议院的意志来审判”,可分别得出不同之处。
23.【答案】(1)邦联;按《邦联条例》,中央政府没有实权,而各州的权力却很大,形成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
(2)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参、众两院的设计:大小州之间(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的平衡。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摘自《联邦党人文集》,联邦党人所认为的怪物显然应该是指“邦联”,“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主要是回答地方各州权力太大,而中央政府权力反而过小,造成地方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一定要注意“头脑”象征着中央,“四肢”象征着地方各州。
(2)“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在南方和北方的平衡(保留黑奴制、蓄奴州)、中央和地方的平衡(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平衡(参、众两院的设计)以及联邦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的平衡,其实本题回答解决了哪些方面的平衡即可。
24.【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草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王位继承法》《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解析】第(1)问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当时英国国情可知应推翻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第(2)问结合图一可知是合法斗争,具体来说是议会斗争;图二、三则体现的是武装斗争;材料三说的是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25.【答案】(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控制: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责任制内阁形成,君主变为虚君。
(2)“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
(3)有利于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独裁;避免权力过渡中的暴力冲突,实现社会安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 指的是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材料中“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指的是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
(3)考查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从政治上有利于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独裁;避免权力过渡中的暴力冲突,实现社会安定;从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