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3-25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1.地球的宇宙环境
能够说出天体系统及层次。
能够说出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并落实在地图上。
能够举例说明和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描述太阳辐射的概况,说明和解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的运动
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自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公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
能够识别、描述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
能够识别、描述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是“考纲”的重点要求。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
(3)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包括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2.易错辨析
(1)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学生易混淆的。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2)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
3.知识整合
(1)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宇宙环境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形成大气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通讯; 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4)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下图1—1—1所示:
(5)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
(6)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学法指导】
1. 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2. 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要通过分析太阳外部结构图上相应的太阳活动,例如黑子和耀斑、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3. 用地球公转示意图、黄赤夹角示意图或演示实验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归纳四季的递变规律。
4.通过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简图,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从空间范围上认识自然环境。
【梯度练习】
A组
1.月球绕地球运动,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地球上游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从而使地球
A.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B.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有适宜的温度 D.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图1—1--2
4.下列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图1---1----3
5.太阳黑子出现在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6.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 一个太阳日 B. 一个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3分56秒
B组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当太阳直射A点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图1—1--4
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和C时,对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比C点处快 B.B点比C点处慢
C.B点和C点处都是最大值 D.B点和C点处都是最小值
9.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C组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在B点的__________方向, A点夜长__________ 小时。图中晨昏线是___线。
(2)B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B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点,B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_。
(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上海昼比夜_ __。
图 1—1--5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学习目标】
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能够识别、描述常见的矿物如铁矿、石油、天然气的基本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
能够识别、描述岩石的成因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代表性岩石。
能够运用文字、图像等解释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转化。
2.地球表面形态
理解地质作用的分类,能够解释和区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能够 联系所学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解释具体的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等。
通过比较、概括等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进行表述。
知道和理解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地理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和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大气环境
能够识别、描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并说明对流层、平流层、高空层的主要特点。
能够 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等,说明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能够 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能够对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推断。
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发展变化规律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等进行表述。
知道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的地理原理,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知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分析南亚季风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等进行表述。
应用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东亚季风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合理解释、推广。
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面的概念,并对成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
应用 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基本原理,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合理解释、迁移。
4. 水循环与洋流
能够再认或识别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描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基本特征。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能够提出证据、进行解释。
应用洋流及其分布规律,说明相关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联系所学的地理概念,解释、论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根据“考纲”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2)地球表面形态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3)大气环境
①大气受热过程
从“考纲”要求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考纲”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下垫面辐射(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②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③ 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热带季风气候中的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④ 常见天气系统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考纲”所要求的天气系统简易天气图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气旋、反气旋天气。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
(4) 水循环与洋流
①水循环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考纲”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水循环环节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联系四大圈层、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
c.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洋流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考纲”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考查的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一般不必对洋流的成因进行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进行考查。第二,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2.易错辨析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太阳照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例如, 晚上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易出现霜冻;晚上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温度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2-2或图1-2-3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图1—2--2 图1—2--3
(2)气候的成因
东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
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 特征
东亚 冬季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风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3)关于寒、暖流的区分:①从温度影响看,使洋流流经海区温度升高者为暖流,温度降低者是寒流。②从流向看,从高纬向低纬方向者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者为暖流。③从洋流流经等温线的弯曲看,可组成向各种凸凹者为暖流,向低纬凸凹为寒流。
3.知识整合
(1)物质循环
(2)板块构造学说: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此。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和大洋中脊;碰撞处形成褶皱山系、岛弧和海沟。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 例 边界类型
张 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生长边界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屿、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消亡边界
(3)、地质作用分类:按其能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使地表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重力、化学作用 使地表变得平坦
内力作用:
背斜:岩层上拱、中心岩层是老岩层――储存石油、天然气;建隧道
地质构造 向斜:岩层下弯、中心岩层是新岩层――有水
断层:岩层错位――大型工程避开断层
注意:背斜成山:岩层上拱,形成山岭――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成谷:岩层下弯,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结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作用因素 举 例
流水作用(季风区典型) 流水侵蚀作用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流水沉积作用 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入海口)
风力作用(西北地区典型)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戈壁
风力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沙丘、
(4)、热力环流
图1—2---4
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高温上升,低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运动方向:高压吹向低压.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所示。
(5)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影响风速。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之间成约45°夹角。(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6)气压带、风带
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2-6所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1-2-7所示。
(7)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锋与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暖锋与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春、夏季,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图1—2---8
分类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控制气团 气温 气压 阴晴 阴晴 风 控制气团 气温 气压 阴晴
冷锋 暖气团 高 低 晴 阴雨 大 冷气团 低 高 晴
暖锋 冷气团 低 高 晴 阴雨 小 暖气团 高 低 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举例
低气压 气旋 上升 阴雨 台风、飓风
高气压 反气旋 下沉 晴朗 秋高气爽
(8)洋流分布的规律
洋流的分布以定向风形成的风海流为基础,注意大气环流与风海流的空间分布关系。空间分布:以风海流作为主体。
1 中低纬度,副高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② 北中高纬,逆时针向。
③ 南半球中高纬是西风漂流。
(9)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 响 举 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学法指导】
1. 运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如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断层,流水、风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
3.运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特别要注意气流的运动方向。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如对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6.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 、“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梯度练习】
A组
1、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组成和成岩顺序的正确关系是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物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下图显示的我国四大高原中,由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是
A B
C D
图1—2---11
3、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4、读图1-2-12,判断回答。
图1—2--12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① ,② ,③ ,
④ ,⑤ 。A ,B ,
C ,D ,E 。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 ,其能量来源是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 作用。
B组
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在拦蓄和利用大气降水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据此完成5-6题。
5. 人为拦蓄大气降水会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 水汽蒸发 B. 径流输送 C. 大气降水 D. 水汽输送
6. 在宁夏南部山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A. 空间分布不均 B. 产业间利用不平衡
C. 地区间利用不平衡 D. 时间分配不均
7、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人类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
B.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 图1—2--13
C.南半球副热带海区大陆东岸是寒流
D.北半球副极地海区大陆西岸是暖流
9.读“水循环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 、
C. 、
F. 。
图1—2—14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是 和 。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4)人类可以通过改造 (环节)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为人类服务。
C组
读右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下列不属于图内反映的是
A.断层 B.褶皱 C.滑坡 D.岩石运动方向
11.下列不可能由图示作用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庐山
C.天山 D.东非裂谷
图1—2---15
12.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读图1—2--16,回答问题:
图1—2--16
(1)若图1—2--16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 (白天、夜晚)。该气流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
(2)若图1—2--16表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是
,其风向是 。
13. 读图1—2--17,完成下列问题:
图1—2--17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 __,表示暖锋的是___ 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 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 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 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 ___。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学习目标】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能够说出其要点。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准确解答、论证地理问题。
应用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说明同类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进行解释、区分,说出主要自然带的名称。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考纲”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而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考纲”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易错辨析
(1)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知识整合
(1)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图1—3—1所示)。
图1—3--1
(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较直观的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①热带雨林带
②热带草原带
③ 热带荒漠带
④亚寒带针叶林带
⑤苔原带
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⑧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⑨ 温带草原带温带
⑩ 荒漠带
图1—3--2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学法指导】
1.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如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重点和难点知识。联系世界气候等知识,记住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再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解释陆地表面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梯度练习】
A组
1.我国北部由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这种现象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影响稀树草原的形成最主要是
A.深居内陆,难以受海洋影响
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
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
D.受地形的影响
图1---3---4
4.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5.下列叙述中符合大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产生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大陆自然带的分布 B.乘火车从广州到北京看到的沿途植被变化
C.沿陇海、兰新铁路线自然带的分布 D.从地中海沿岸到波罗的海沿岸植被的变化
B组
6.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始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
8.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们湖南景观相符的是
A.地表河流多,且为外流河 B.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强烈
C.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9.山东半岛种梨和苹果,珠江三角洲种甘蔗,影响其布局的自然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是
A.热量——光照——水源——降水 B.光照——热量--水源--降水
C.热量--光照--降水--水源 D.光照——热量---水源--降水
C组
10.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稠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                 
        等。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可以说明哪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3)下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运用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地理基本原理,论证或解决具体地理问题。
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具体案例进行表述。
通过比较、概括,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应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基本原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
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能够提出证据,整理信息,进行解释。
理解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能够与已有地理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公路为主 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原因 公路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铁路为辅 铁路成本高, 难度大
山间盆地、河谷地带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地势相对和缓
其他地区密度低 地势陡峻
弯曲程度大线路总长度大 交通线的延伸方向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迂回前进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本条“考纲”的要求来看,考查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要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的利用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考纲”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4)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考纲”旨在考查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考纲”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此外, 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所以才称为灾害。而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2.易错辨析
(1)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地质灾害)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所以,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2)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现象和事件可以统称为灾害。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异变,二是人为影响。根据成因的不同可以将灾害分为两种:①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泥石流、风暴潮等;②人为灾害,如人为火灾、交通事故等。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改造程序的增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变得日益复杂。一些灾害的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为影响所产生的,比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3.知识整合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 全球气候的变化及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①地质时期:冰期与间冰期相交替
②人类历史时期:15、17、19世纪冷;16、18、20世纪暖。
③仪器观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变暖,到70年代变冷,到现在变暖。原因: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植被破坏。影响:导致生态系统调整 ;海平面上升;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危害人类的健康。
(3)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①采猎文明阶段: 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②农业文明阶段: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③工业文明阶段: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4)以洪灾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学法指导】
1. 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考纲”不是要求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而是按照案例分析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了解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际的事例说明。例如, 选择山区、平原地形为案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根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以“地震”、“洪灾”或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梯度练习】
A组
1.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1-4-1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2℃~5℃,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回答1~2题。
2. 二氧化碳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图1—4--1
3.如果全球气温持续这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 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 D、一月0℃等温线将南移
在如图1-4-2所示区域内,准备在福建沿海修建从A城到B城的普通公路,分析回答4—5题。
4、从自然条件和经济便捷的角度考虑,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4-2
5、在修公路过程中,夏季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
A.沙尘暴、台风 B.沙尘暴、滑坡
C.泥石流、山崩 D.暴雨、台风
B组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图1---4----3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6.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7.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8.洪涝灾害频发,除了自然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由关。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会引发或加剧洪涝灾害的是
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 .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9、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用电量剧增,许多地区出现了电力严重不足的被动局面。仅2003年,全国就有21个省(区)先后实行不同程度的限电。与此同时,中西部一些煤炭富集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煤炭开发。对于下列开发方式,你觉得哪一种相对合理?
A 直接销售煤炭 B 建坑口电站,出售电力
C 发展煤气化、液化工业 D 发展高耗能工业
C组
读我国某地地貌发育示意图,回答10-11题。
图1—4--4
10.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11.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B.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4--5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地理必修Ⅰ模块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希腊首都雅典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44分24秒,阳光(太阳炉)点燃了女祭司手中的火炬。回答1~3题。
1.阳光点燃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时,w.w.w.k.s.5 u.c.o.m北京时间为
A.23日5时44分24秒
B.23日17时44分24秒
C.24日5时44分24秒
D.24日17时44分24秒
2.点燃火炬的时间选择在雅典 ( http: / / www. / )当地时间12点左右的主要原因是w.w.w.k.s.5 u.c.o.m
A.太阳高度角大 B.天气晴朗
C.气温最高 D.风力很小
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段“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柴草,逍烟遮盖着田野。”据此回答题4—7题:
4.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A.春夏季、华北平原 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 D.12—3月份、华北平原
5.此时期该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6.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A.降霉、增强太阳辐射 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
7.当地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发展生产是为了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C.增加作物开花的机会 D.防御台风、暴雨、寒潮
8、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9.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10.根据下列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下图中①、②、②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岩石、沉积岩、花岗岩
C.海陆循环 内陆循环 海上循环
D.石油、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风景照,照片上显示出的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
12.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类型划分应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3.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 D.阿留申低压
14.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相同 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较快
C.地球公转产生了地方时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15.近现代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有
A.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高度下降 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延伸
C.西藏种植青稞的范围向高原上方延伸 D.高纬地区比原来更有利于沼泽形成
16.形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不可能是
A.典型的大陆气候,降水少
B.远离海洋,到达的海洋水分很少
C.受副高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
D.受山地阻隔,水气难以深入
读右图,回答 17~19 题。
17、对X 地和Y地都有影响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低压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极地高压带
18、关于X和Y地的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荒漠带,Y是常绿阔叶林带 B .两地都是荒漠带
C .X是常绿硬叶林带,Y是常阔叶林带 D .两地都是落叶阔叶林带
19、影响X地和Y地的洋流主要是:
A.X沿岸是寒流,Y沿岸是暖流 B.两地沿岸都是寒流
C.X沿岸是暖流,Y沿岸是寒流 D.两地沿岸都是暖流
20、长江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⑤ B.④ C.⑥ D.②
21.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22.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23.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4.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
25、图瓦卢是仅次于瑙鲁 ( http: / / baike. / view / 7666.htm" \t "_blank )的大洋洲第二小岛国,海拔最高点不超过5米。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B 全球各地的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C 全球平均海平面降低 D 地面下沉
第Ⅱ卷
二、综合题
26.读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区域差异比较表(10分)
(1)完成①②两地形区内典型地貌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比较表.
地形区 典型的地貌类型 形成原因
① 风积地貌(沙漠、沙丘)
②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完成A、B两条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比较表.
河流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河
B河
(3)完成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活动比较表。
区域 气候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方式 耕作制度
甲 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7.下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根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适当位置画出太阳
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北、南)移动;北半球的节气是 ,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4分)
(3)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银川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小)值。
28.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此时,A地受________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近日,________锋将从B地过境。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将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
(3)暖空气在锋面上经常发生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此时C、D两地中,____地的暧空气被迫抬升。
(4)此时,新疆地区M处与山东半岛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29.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10分)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这需要 条件作保证。
(4)河流I的流向是 ,河流在B段主要受到流水 (外力作用)作用,在D处形成 地貌。
30、右图为某地区构造地貌图,请回答:(14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 ; B ;D .
(2)在地貌上A处为山谷,其成因是: ; B处为山岭,其成因是: 。
(3)图中与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填字母)。
(4)在A、B、C代表的三种地质构造中,从安全性考虑,
最不适合选作水库坝址的是 处, 原因是 。
地理必修Ⅰ参考答案
第一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A 6.A 7.C 8.B 9.C
10.(1)正南,16,晨(2)600E,8,900(3)(23.50N,1200E)(4)远日点,长
第二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1)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喷出岩、侵入岩。侵入和喷出,重熔再生、地壳上升,外力的侵蚀、搬运和沉积,变质作用。(2)A、B、C、E、F,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出的热量,主导。(3)D、太阳辐射、重力能,削高填低。
5.B 6.D 7.A 8.D
9.(1)A、水汽蒸发C、水汽输送F、地下径流 (2)蒸发、降水(3)海陆间循环 (4)地表径流 10. C 11. D
12.(1)夜晚 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气压高于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冬季 偏北风(西北风)
13.(1)B,A (2)b ,a (3)B (4)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第三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C 6.C 7.B 8.A 9.C
10.(1)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  生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它给人类的启示是: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3)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使干旱地区更干旱,因此,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关联。说明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起加剧作用。
第四章梯度练习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A 7.C 8.C 9.B 10.B 11. B
12.(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D D D C B D B D A A B D C C C A A B B A D C A
26.(1)
地形区 典型的地貌类型 形成原因
① 风力沉积作用
② 流水侵(溶)蚀作用
(2)
河流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河 山地冰雪融水 大
B河 雨水(大气降水) 小
(3)完成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活动比较表。
区域 气候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方式 耕作制度
甲 农牧业 一年一熟
乙 种植业 一年两熟
27.(1)晨昏线及切点正确1分,太阳光线正确1分
(2)23026N 南 夏至日 6.22. 8(4分)
(3)慢 由北回归线向北向南递减 大 (4分)
28.(1)高 干冷(晴朗) (2)暖 气温下降 (3)C (4)新疆地区 M(M处)
29.(1) 方案②,线路虽长但沿途地形平坦,不穿过山地,工程量小 (2)有利于C镇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 (3)铁矿来源 交通运输 (4)先向南后向东 侵蚀作用 三角洲
29.(1) 方案②,线路虽长但沿途地形平坦,不穿过山地,工程量小 (2)有利于C镇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 (3)铁矿来源 交通运输 (4)先向南后向东 侵蚀作用 三角洲
30.(1)背斜 向斜 地堑(2)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岩石破碎,侵蚀成谷;向斜内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3)D (4) c,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渗漏和地基不稳。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学习目标】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能进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能根据相关人口统计资料说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根据图形、表格及相关资料,能区分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分析其特点。
能分析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统计资料,归纳不同的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含义,能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的区别。
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3.人口迁移
能够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通过比较国际上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比较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式、流向等来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重点通过对实例分析学习,学会对世界上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并在比较过程中,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从而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可以根据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学会阅读和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并结合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分布,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分布的因素。
(2)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区别
正确辨别和判断“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能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
(3)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需要认识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会造成人口在区域间的迁移,学会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通过世界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分析归纳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可根据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资料,包括迁移的大致人数、迁出迁入的地区分布、这些地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状况等,讨论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易错辨析
(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③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④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等三个特点,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口流动是批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如外出旅游、度假、开会等;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3.知识整合 :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特 点 出生率 高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高 低
人均寿命 短 有所延长 继续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现在 新技术革命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原因 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2)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②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4)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学法指导】
1、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可以用列表比较分析法,明确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等人口增长模式在基本特点、影响因素、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同。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可以通过读图得出结论,并用示意图法加深记忆。如世界人口迁移现状可用面图示: --------→
【梯度练习】
A组
1.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后,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A.原始模式 B.传统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 以下各组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的是
A.阿曼和孟加拉国 B.巴西和匈牙利
C.澳大利亚和美国 D.韩国和新加坡
3.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消费水平 B.资源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4.20世纪末,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 B.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属现代模式
C.发展中国家均属“高—低—高”模式 D.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人口多年呈负增长
5.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生物学规律 B.上层建筑 C.医疗卫生条件 D.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组
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2-1-1完成6-7题。
6.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C组
9.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0.6 3.1
中国 1.71 0.66 1.05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 ___,其计算方法是_ _。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 __,属于_ __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_ __ (填字母)。
(4)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_ __、___、_ __ (填字母)阶段。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学习目标】
1.城市空间结构
运用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对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进行分析, 进而掌握影响这些城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学会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城市区位选择。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功能分区;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能运用所学原理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图中进行功能分区选择。
能概括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能对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其意义进行解释说明。
能解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能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针对生活中所遇到或听到的城市化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掌握主要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并能找出正确解决某类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政治文化地理区位.要把每一项所包含的区位因素整理出来,弄清每一因素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并与具体的例子结合起来(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这是关键。城市区位分析是从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城市区位的选择则是利用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探讨城市选址的问题,要把城市区位的这两方面加以区分和衔接。无论是判断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还是对城市进行区位选择,都应运用综合分析加主导因素分析的方法,即能多角度分析城市的区位,又能从中找出主导因素。
(2)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意义,要综合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是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展、第三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具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共同特点,又在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重蹈其他国家覆辙。城市化特点部分主要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中,要突出发达国家的“内城衰落”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城市化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会带来某些消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城市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两面性。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4)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一些措施(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2.易错辨析
(1)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空间结构几个概念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用下面框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2)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位置,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一般位于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但在有些城市例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又如多核心模式的城市,其中心商务区就不位于市中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商务区是商业核心地区。
(3)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
3.知识整合
(1)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等
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2)城市土地利用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住宅区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
(3)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数量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 大 少 远 高级
低 小 多 近 低级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人口增加
(5)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6)城市化的新特点: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特点 原 因
发达国家 起步早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 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大量土地被占用,大致耕地面积减少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学法指导】
1.城市区位分析及区位选择部分,是为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划分、城市的服务功能做铺垫的知识,学习中多联系地图、联系实际,学会应用,能够分析不同城市的区位。利用表格比较法记忆各种城市用地及特点。
2.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采用案例分析法,联系长株潭城市群及两型社会建设。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感受城市化对生活的影响。
3.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学习可以采用纲要信息图解法。
【梯度练习】
A组
1、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A.水运的起点 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
C.河流的汇合点 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2、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 B.气候 C.经济 D.交通
3、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
4、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5、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变缓
B组
6、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 D.山前冲积扇
7、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优越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8、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C 组
9、图2-2-4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10.与图2-2-5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用地、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用地
1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原因是 。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学习目标】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能用有关区位理论,分析影响某些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运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能够说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并能在地图上落实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位理论进行工业合理布局。
理解工业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学会从环境因素考虑工业区位的选择。
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能解释说明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
(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本内容重点将集中在农业的区位问题上,通过农业区位问题的学习,能正确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例如:江南丘陵的茶树---土壤。农业地域类型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要求能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及分布。
(2)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政策等。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学会抓主导因素进行工业区位分析和区位选择,例如:甘蔗制糖厂接近原料产地。
(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能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认识: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4)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除了交通运输外,通讯也包括在地域联系内容中。不论是交通运输还是通讯,它们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使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地域联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使地域之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空间距离更有意义,另一方面,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地域之间的联系正在形成一个超越传统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理解地域联系的地理意义。
2.易错辨析
(1) “光照”、“热量”两个农业区位因素易混淆。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光照越多,热量越丰富,热量越丰富,光照不一定多,例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但光照不足。二者比较如下:
衡量指标 我国分布规律 对农业的影响
光照 年总太阳辐射 西部丰富东部少;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少。 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热量 积温 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减少。 影响农作物种类、种植制度和栽培方法等
(2)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照条件。南疆光照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非固定不变。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就不同。
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 典型例子
早期煤炭炼铁时代 煤炭资源 靠近大煤田 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 铁矿资源 靠近大铁矿 武钢、鞍钢
二战后 消费市场 沿海钢铁消费区 上海宝钢
3.知识整合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 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土地 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水分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 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分布 生产特点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具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距海港近的优势 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等优势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劳动力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4)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就是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各工厂间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这种工厂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5)工业与地理环境
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影响,部分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②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学法指导】
1.合理选择企业区位的方法,合理的企业区位并不是每个因素都是最好的,而是通过比较选择出一个有明显优势的地方,采用优选法。
2.采用因果联系框图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联系、空间集聚、产业地域的形成及注意原则。
3.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热、水、地形、市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因素。
4.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因素。
【梯度练习】
A组
1、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砖瓦厂 D.食品厂
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3、湖南省发展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该地区占优势的气候资源是
A.热量、光照条件较好
B.热量、水分条件较好
C.光照、水分条件较好
D.土壤、灌溉条件好
4、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B.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为主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D.水稻种植业属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
5、下列各组食品,其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的是
A.鲜奶、蔗糖 B.面包、食盐
C.鱼干、饼干 D.豆浆、酱油
B组
6、决定下列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