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导入新课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蜀国263年魏国司马炎自立为帝司马氏代曹266年
洛阳为都
史称“西晋”280年吴国统一全国1、基本情况:2、主要统治措施及其结果经济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鲁褒《钱神论》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政治上:
大力分封同姓诸王,并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结果:
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出现“八王之乱”二八王之乱①晋惠帝昏庸无能。
②诸侯王手握重兵,争夺中央政权。1、原因: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数以十万计的人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2、影响: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乐府诗集)阅读本课第87页第一段和88页的相关史事,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想一想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1、游牧民族内迁原因①关外生活资料较难获得,而中原土地肥沃,生活资料易得;
②游牧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
③八王之乱使西晋无暇顾及边疆,游牧民族趁机内迁;
④中原人口减少,给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提供了机会。氐族、羌族匈奴、羯族鲜卑族河套地区2、主要内迁民族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公元316年匈奴灭西晋。西晋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劫掠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3、生活状况假如你是当时的内迁人民,你会怎么做?反抗依据材料,分析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王朝?①朝政腐败;
②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而起兵反晋。材料一: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一次战役里有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四处流散。
材料二: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作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十六国”分别是:匈奴政权:前赵、北凉、西凉、夏
鲜卑政权:前燕、后燕、南燕、南凉
氐族政权:前秦、西秦、成汉、后凉
羯族政权:后赵
羌族政权:后秦
汉族政权:前凉、北燕记忆口诀:
一成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①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②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苻坚王猛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们颠沛流离。中原人们不断往南迁徙。4、前秦①前秦境内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②公元4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措施:影响:①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后,逐渐转入了农耕生活,学习汉族文化,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内迁的各族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
③南迁的中原人们则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明带到了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5、民族迁徙的意义本课小结一、西晋的建立
22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背景:昏君无能,朝廷腐败,封王手握实权
时期:晋惠帝在位期间
影响:西晋落败;我国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状况:西晋向少数民族征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
结果:部分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先后建立了15个政权随堂训练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3.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
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
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 匈奴入侵,攻灭西晋CAB随堂训练4.读下图,回答问题:鲜卑氐匈奴鲜卑羌316年,匈奴。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建立的北魏。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