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反映“伐无道,诛暴秦”这一口号的历史事件是( )
A.约法三章 B.陈胜、吴广起义 C.四面楚歌 D.指鹿为马
2.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唐朝时,火药武器已广泛应用于战争
③《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④明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该材料表述的是书法艺术发展的( )
A.原因 B.特点 C.内容 D.影响
4.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D.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5.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
A.天文算术之理 B.儒家的经典 C.《孙子兵法》 D.法家治国之道
6.自古以来,中央就注重对地方的管理,我国现行的县制和省制分别开始于
A.春秋战国,秦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元朝 D.春秋战国,元朝
7.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我州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明显增多。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东汉时期张仲景的( )
A.麻沸散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8.“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造船技术的先进 B.中外之间的交流 C.宗教之间的沟通 D.科学水平的提高
9.“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记录了秦始皇的统一伟业。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交子 C.蚁鼻钱 D.刀币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文景之治”的表现( )
A.经济发展 B.政治清明 C.诸侯王势力强大 D.国力增强
11.秦末农民起义中,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后杀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在乌江自刎的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12.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指的是( )
A.黄巢起义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13.司马迁将汉武帝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为:“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里的“夷狄”主要是指( )
A.蒙古 B.匈奴 C.羌族 D.犬戎
14.“天下之统一,势也。”历史上,秦朝统一“天下”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1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刘邦 ③项羽 ④吴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在下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爆发的农民大起义是在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
A.十年征战,统一六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增强实力,控制军权
18.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出现在《史记》里的是( )
A.商鞅 B.诸葛亮 C.刘邦 D.嬴政
19.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奖励军功政策的推行增强了秦军战斗力
B.秦军战绩辉煌完全得力于秦始皇的文治武功
C.六国自身改革的失败导致无力抗秦
D.商鞅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主要推动者
20.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史学著作了解的有
①夏朝的建立 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③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④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简答题
2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在科技、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杰出成就,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并感受它们。
(1)科技领域。蔡伦为什么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在世界上最早把园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谁?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写成的哪部著作是世界农学名著?
(2)史学领域。哪部史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学著作的作者是谁?它的体例是什么?
(3)艺术领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哪部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时期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雕塑作品有哪些?
(4)探究了上述问题,你有何感受?
2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秦王”是谁?“六合”指什么?
(2)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采取了哪些措施?
23.西汉前期和东汉后期各自都存在两种势力严重威胁统治。两汉存在的两种势力分别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2.C3.A4.D5.B6.D7.B8.B9.A10.C11.D12.C13.B14.D15.D16.B17.A18.B19.A20.A
21.(1)改进造纸术;祖冲之;《齐民要术》。
(2)《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
(3)《兰亭集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成就辉煌: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等等。(围绕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2.(1)秦王嬴政;“六合”指天下;
(2)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化上,统一文字;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交通上,车同轨等,开凿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3.势力:西汉:诸侯王势力和地方豪强地主;东汉:外戚和宦官
解决:西汉——(1)接受主父偃“推恩”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2)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代表朝廷(中央)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东汉——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无力解决。影响:西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东汉——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朝政腐朽,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