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6.加减混合-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6.加减混合-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07: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减混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新设计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并对连加连减的运算有了认识和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其解决问题,有了一定得思维能力及探究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联想,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
起蹲游戏,快速抢答。(10以内的加减法) 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完成学案上的第一题)
提问:观察这些算式,回想一下,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算式?
????? 你是怎样计算9-3-4的?
????? 你是怎样计算4+3+2的?
总结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活动2【讲授】新知
谈话:刚才我们将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新知,在学习新知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个情境图。(投影出示)
提问:通过观察,你们知道这个情境图讲述了什么吗?
????? ??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生共同阐述情境图:车上原有7人,下去2人后,又上来了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思考: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学生列式,师板书:7-2+3
提问:观察这个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揭示课题:加减混合运算(板书)
2、探究算法
思考:连加连减的算法是先计算前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那么加减混合运算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小组交流;
汇报结果;
总结算法: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算法
提问:说说这两幅图讲述了什么?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小组里互相说说,并列式解决;
指名学生说说;
全班校对。
算法小结(与连加连减运算对比)
活动3【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完成学案上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
指名学生讲述情境图,教师示意;
指名学生列式,说说算法。
口算竞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限定时间内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升题
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生共同探讨。
活动4【活动】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出题目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