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1.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课时对点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1.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课时对点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9 08: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对点练
一、选择题
考点一 阻尼振动
1.(多选)若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单摆在偏角很小的摆动中,总是减小的物理量为(  )
A.振幅 B.位移
C.周期 D.机械能
答案 AD
解析 有空气阻力时,振动为阻尼振动,振幅不断减小,机械能也不断减小.位移做周期性变化,不是一直减小.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不变,则T不变,故选项A、D正确.
2.(多选)对于阻尼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尼振动就是减幅振动,其振动的能量不断减少
B.实际的振动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阻尼作用
C.阻尼振动的振幅、振动能量、振动周期逐渐减小
D.对做阻尼振动的振子来说,其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
答案 ABD
解析 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与本身的结构有关,为固有频率,所以在阻尼振动中,振幅减小,振动能量减少,最终转化为内能,但周期不变,故A、D正确,C错误.实际的振动系统都要受到摩擦或空气阻力等阻尼作用,故B正确.
3.如图1所示是单摆做阻尼振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势能相等
B.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动能相等
C.摆球在P与N时刻的机械能相等
D.摆球在P时刻的机械能小于在N时刻的机械能
答案 A
解析 由于摆球的势能大小由其位移和摆球质量共同决定,P、N两时刻位移大小相同,所以势能相等,A正确;由于系统机械能在减少,P、N两时刻势能相同,则P时刻动能大于N时刻动能,B、C、D错误.
考点二 受迫振动
4.下列振动中属于受迫振动的是(  )
A.用重锤敲击一下悬吊着的钟后,钟的摆动
B.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振针的振动
C.小孩睡在自由摆动的吊床上,小孩随着吊床一起摆动
D.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振动
答案 B
解析 受迫振动是振动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运动,故只有B对.
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际的自由振动必然是阻尼振动
B.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是受迫振动
C.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
D.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与自身物理条件无关
答案 ACD
解析 实际的自由振动一定受到阻力而使得振动能量越来越小,所以是阻尼振动,表现为振幅越来越小.受迫振动是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稳定后的频率必定等于驱动力频率,与自身的物理条件无关.
考点三 共振
6.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研究表明,如果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水平方向上振动时的固有频率约为5 Hz.当工人操作风镐、风铲、铆钉机等振动机械时,操作者在水平方向将做受迫振动.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他自身的固有频率
B.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
C.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接近人的固有频率
D.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应尽量提高操作者的固有频率
答案 B
解析 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可知操作者的实际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故A错误,B正确;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产生共振现象,所以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远离人的固有频率,操作者的固有频率无法提高,故C、D错误.
7.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该声音的频率为500 Hz.将这只酒杯放在两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
B.操作人员可能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操作人员一定是同时增大了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D.操作人员只需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 Hz
答案 D
解析 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形成共振.操作人员只需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 Hz,就能使酒杯碎掉,D正确.
8.(多选)蜘蛛虽有8只眼睛,但视力很差,完全靠感觉来捕食和生活,它的腿能敏捷地感觉到落在丝网上的昆虫对丝网造成的振动.当丝网的振动频率为f=200 Hz左右时,丝网振动的振幅最大,最大振幅为0.5 cm.已知该丝网共振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丝网上的昆虫.则对于落在丝网上的昆虫(  )
A.当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200 Hz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B.当其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5 s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C.当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 Hz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D.当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250 Hz时,该丝网的振幅一定小于0.5 cm
答案 AD
解析 当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丝网的振动频率相等时,即翅膀振动的频率f′=f=200 Hz时,发生共振,蜘蛛能立即捕捉到昆虫,故A正确,C错误;根据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得:T== s=0.005 s,即当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05 s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故B错误;当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为250 Hz左右时,没有发生共振,故该丝网的振幅小于0.5 cm,故D正确.
9.(2018·葫芦岛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3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摆长约为10 cm
B.发生共振时单摆的周期为1 s
C.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答案 D
10.(多选)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单摆,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为f、4f、6f,都在频率为4f的同一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比较这三个单摆(  )
A.乙的振幅最大,丙的其次,甲的最小
B.乙的振幅最大,甲的其次,丙的最小
C.它们的振动频率都是4f
D.乙的振动频率是4f,甲和丙的振动频率分别是固有频率和驱动力频率的合成
答案 AC
解析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系统达到共振,振幅最大,固有频率和驱动力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小,所以A、C正确,B、D错误.
11.(多选)单摆M、N、O、P自由振动时,振动图象分别如图4甲、乙、丙、丁所示.现将单摆M、N、O、P悬挂在如图5所示支架的细线上,并保持各自的摆长不变,使其中一个单摆振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其他三个都可能振动起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图5
A.若使M振动起来,P不会振动
B.若使M振动起来,稳定时N振动的周期仍小于2 s
C.若使P振动起来,稳定时M比N的振幅大
D.若使O振动起来,稳定时M的振动周期等于3 s
答案 CD
解析 若使M振动起来,其他小球也会振动,做受迫振动,故A错误;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故B错误;若使P振动起来,由于M的固有周期与驱动力的周期相同,M发生共振,稳定时M比N的振幅大,故C正确;O的周期为3 s,使O振动起来,M做受迫振动,则振动周期为3 s,故D正确.
12.(多选)在如图6所示装置中,在曲轴AB上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弹簧振子上下振动,测得其周期为1 s;若将把手C以0.5 s的周期匀速转动,振子的振动稳定后,其振幅为2 cm,则(  )
图6
A.把手C转动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5 s
B.把手C转动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 s
C.为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为3 cm,可让把手C转速减小
D.为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减小为1 cm,可让把手C转动周期减小
E.把手C的转速越大,弹簧振子的振幅越大
答案 ACD
解析 把手匀速转动时,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为0.5 s,故A正确,B错误;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周期增大,与固有周期接近或相等时,振幅可增大,故C正确;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减小,可让把手转速增大,周期减小,故D正确;把手C的转速越大,周期越小,与固有周期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E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7所示,曲轴上悬挂一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以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图7
(1)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让振子上下振动,测得振子在10 s内完成20次振动,不考虑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动?其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各是多少?若考虑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动?
(2)在振子正常振动过程中,以转速4 r/s匀速转动把手,振子的振动稳定后,振子做什么运动?其周期是多少?
答案 (1)简谐运动 0.5 s 2 Hz 阻尼振动 (2)受迫振动 0.25 s
解析 (1)用手往下拉振子,放手后,因振子所受回复力满足F=-kx,所以做简谐运动,根据题意T固== s=0.5 s.f固== Hz=2 Hz,由于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存在,振子克服摩擦力和阻力做功消耗能量,使其振幅越来越小,故振动为阻尼振动.
(2)由于把手转动的转速为4 r/s,它给弹簧振子的驱动力频率为f驱=4 Hz,周期T驱=0.25 s,故振子做受迫振动.振动达稳定状态后,其频率(或周期)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或周期),而跟固有频率(或周期)无关.即f=f驱=4 Hz,T=T驱=0.25 s.
14.(2017·大连高二检测)火车在轨道上行驶时,由于在钢轨接头处车轮受到撞击而上下振动.如果防震弹簧每受104 N的力将被压缩20 mm,而每根弹簧的实际负荷为5 000 kg,已知弹簧的振动周期T=2π,设钢轨长为12.5 m,问车速为多大时,列车振动得最剧烈?
答案 19.9 m/s
解析 由题意可知弹簧在做受迫振动,弹簧发生共振时,振动最强烈,此时必须满足:f驱=f固(或T驱=T固).
根据题意知,防震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5×105 N/m
由于每根弹簧的实际负荷为m=5 000 kg,所以弹簧的固有周期为T固=2π=2π s= s
当振动最强烈时有T驱=== s
故火车的速度为v≈19.9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