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 波长、频率、周期、波速
一、选择题
1.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
B.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C.波速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D.波速与波源的频率成正比
答案 B
解析 波速反映的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它与质点的振动快慢无关,选项A错误,B正确;波速只由介质决定,而与频率和波长无关,选项C、D错误.
2.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该波的波长逐渐增大 B.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
C.该波的周期逐渐增大 D.该波的波速逐渐减小
答案 B
解析 绳波在同一绳中传播,波速不变,由题图看出,此波的波长减小,由v=λf分析得知,频率增大,周期减小,故B正确.
3.(多选)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2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图2
A.波长为40 m
B.频率为0.5 Hz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答案 BD
解析 已知质点P的运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可知λ=20 m,又T=2.0 s,频率f==0.5 Hz,B正确;波速v==10 m/s,D正确.
4.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λ1、v1和f2、λ2、v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f1>f2,λ1>λ2,v1>v2
B.f1C.f1>f2,λ1<λ2,v1=v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解析 由于两声音是同一种机械波,因而在空气中波速相同,A、B错误;而音调高即是频率高,即f1>f2,又v=λf,所以λ1<λ2,C正确,D错误.
5.(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答案 ABE
解析 机械波的传播是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向外传递的过程,对简谐波而言,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幅和周期都与波源的相同,A、B正确;质点P的振动速度不是波的传播速度v,C错误;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与它们的距离无关,D错误;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T=λ,距离相差波长λ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都相同,故E正确.
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 sin (5π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周期为4 s B.振幅为20 cm
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 D.传播速度为10 m/s
答案 CD
解析 ω=5π rad/s,周期为T==0.4 s.由题图波的图象得:振幅A=10 cm,波长λ=4 m,故波速为v==10 m/s.P点在t=0时振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7.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 s,b、c间的距离为5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
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
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
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则λ=5 m,A项错;a和b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波从a传到b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0.5 s,所以周期为T=1 s,频率f=1 Hz,B项错;波速v==5 m/s,C项错;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说明波是从a向b传播,即沿x轴正方向传播,D项对.
8.(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答案 BCE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故A错误;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又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波传播的距离Δx=λ,T=0.5 s,故周期T= s,频率为f==1.5 Hz,波速v=λf=6 m/s,故B、C正确;t=1 s=T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D错误;t=2 s=3T时,x=2 m处的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故E正确.
9.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运动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该波周期T= s=2 s,频率f==0.5 Hz,A、D错误;λ=3 m,则波长λ=2 m,B错误;波速v== m/s=1 m/s,C正确.
10.(多选)(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该波的周期是0.10 s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
C.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D.t=0.4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 BD
解析 由题图(a)得到该波的波长为λ=8 m,由题图(b)得到该波的周期为T=0.2 s,所以波速为v== m/s=40 m/s,故A错误,B正确;t=0.1 s时Q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C错误;根据振动规律可知t=0.40 s时Q的速度方向向上,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18·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7(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图7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答案 (1)18 cm/s 沿x轴负方向传播 (2)9 cm
解析 (1)由题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λ=36 cm①
由题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②
波速为v==18 cm/s③
由题图(b)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题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题图(a)知,x=0处y=-=Asin (-30°),因此
xP=λ=3 cm④
由题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 cm⑥
12.(2018·林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一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横坐标x=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图8
(1)若经过0.4 s第一次出现相同波形图,求波速;
(2)若P点经0.4 s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求波速.
答案 (1)2 m/s (2)0.3 m/s
解析 (1)依题意,周期T=0.4 s,波长λ=0.8 m,波速v=,代入数据,可解得:v=2 m/s;
(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经0.4 s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Δx=0.32 m-0.2 m=0.12 m,
波速v=,故v= m/s=0.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