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2 旅游景观欣赏
同步 测试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下列有关自然景观色彩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致以我国最南方的海南岛最为典型
B.色彩美主要是指山的颜色和生物的绿色的强烈对比
C.生物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及其随不同季节而呈现出的变化加剧了山色之美
D.不同的景观色彩美感不同,但是相同的景观一般具有相同的色彩美
2.我国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寺庙建在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主要原因是( )
A.盆地中气候适宜
B.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C.盆地中地形平坦
D.增加佛教的神秘色彩
3.古典园林之美主要体现在 ( )
A.人化自然,自然人化
B.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5.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 )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6.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我国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 )
A.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修建佛寺,便于人们从事佛教活动
B.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C.在北方园林建筑中采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D.在海滨旅游建筑采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7.下列关于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美是自然景观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B.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C.自然美和人工美独立存在
D.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8.下列有关自然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各地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均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B.我国北方山水风景宜在春秋季节观赏
C.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均需要天气晴朗的日子
D.青海鸟岛的景观最佳观赏时机是每年5月份
9.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机。下列诗句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
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③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面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④五岳若与黄山并,尤欠灵砂一道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
10.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 ( )
A.置身其中
B.特定位置观赏
C.至高点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11.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旅游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及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②了解景观的形成原理 ③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④了解景观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三峡景区的科学价值在于其是典型的 ( )
A.断层地貌
B.河流峡谷地貌
C.峡湾地貌
D.喀斯特地貌
13.游览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最适宜的观赏点是 ( )
A.远望
B.近观
C.特定的地点
D.乘船畅游其中
14.下列说法不适合于桂林风景区的是 ( )
A.这种景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上
B.这种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C.这种景观体现了旅游资源的非凡性.长存性
D.境外游客是桂林风景区接待的主要旅游者
15.在适当的距离仰观瀑布,可欣赏到的美有 ( )
①动态美②色彩美③形象美④朦胧美⑤听觉美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李白对庐山瀑布的描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反映了该瀑布的 ( )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形象美 ④听觉美 ⑤朦胧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一场大雪,“成就”了武汉东湖梅园的万株梅花,使得东湖十景之一——“踏雪寻梅”景观再现。这说明欣赏“踏雪寻梅”景观 ( )
A.要选择最佳观赏位置
B.要把握观赏时机
C.要抓住景观特点
D.要注意景观的层次
18.黄山是我国的名山,以“黄山四绝”而闻名于世,观赏黄山之前,需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黄山的形成原理②了解温泉的历史文化价值③确定合适的旅游路线④把握观赏时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 )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20.关于黄山四绝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黄山松的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②怪石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③黄山的奇松和云海的变幻都与山谷风有关④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2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礁多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域水面温度高
B.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C.海水的清晰度低
D.水面较平静
22.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是 ( )
①沿岸徒步走②乘坐透明游船③潜水④乘坐公交汽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关于元阳梯田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元阳梯田景观随季节而变化 ②元阳梯田景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澜沧江附近
③这里的梯田景观是由哈尼族人创造的 ④梯田景观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关于巴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巴黎分布在塞纳河的上游
B.巴黎是在塞纳河的曲流处起源的
C.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
D.巴黎因在塞纳河畔,被称为“水上城市”
25.下列不属于巴黎名胜的是 ( )
A.巴台农神庙
B.卢浮宫
C.凯旋门
D.爱丽舍宫
2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道出了诗人欣赏自然景观时( )
A.综合感受,百感交集
B.浮想联翩,想象丰富
C.触景生情,诗意大发
D.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27.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自然景观美感类型是( )
A.动态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听觉美
2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体现在( )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②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联系起来 ③古代园林建设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④风俗风情是一定区域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体现观赏景观时发挥想象的是( )
A.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C.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
D.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平原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下面的资料回答:(18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为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是规模.体系结构,还是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的,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长城属于 ________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_________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了我国的 _________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_________资源,试说明它的这方面的价值: _________价值和 _________价值。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上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某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人文界线指 _________ _________,自然界线是 _________ _________。
32.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22分)
(1)都江堰位于 省 平原西北部
(2)该水利工程属于 文化景观。
(3)都江堰工程地理位置选择适宜,规划完美,布局合理。它通过都江鱼嘴 水,宝瓶口 水,飞沙堰和人字堤溢洪,这样既可 又可 ,作用巨大。
(4)都江堰工程体现出的文化景观特征是( )
A.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指示性
(5)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能造福于人民,最好体现了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 ,同时也反映了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只有顺应 ,充分利用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A
6.C 7.C 8.D 9.B 10.B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C 23.C 24.C 25.A
26.D 27.C 28.D 29.D 30.C
二.综合题
31.(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美学 历史文化
(2)中国古代中原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落侵扰而采取的措施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32.(1)四川 成都
(2)物质
(3)分 引 防洪 灌溉
(4)ABC
(5)作用力和影响力 自然发展规律 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