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案(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案(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21: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于小数概念的正确认识、理解,能够灵活地进行运用,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复习所学的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会分析统计图的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

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1课时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熟练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让学生打开书本一起来回忆一下,看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课题: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250×1 9×15 33×3+1
2.回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3.组织练习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4.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5.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6.简算。
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
66×99 28×3+28×5+2×28 25×47×40 98×27
7.应用题。
(1)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以后,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部分知识,同学们都应该回过来想想,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然后学着将这些知识进行先整理再复习,或者是边整理边复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整个单元的知识。

课本P109 1、2。
P111-112 3、6。


第2课时 小数的认识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正确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整数和小数的内在联系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通过迁移类推和对比的方法,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知识状况的态度,积极进行合作交流的良好意识。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于数学概念的正确认识、理解,能够灵活地进行运用,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本册教材的内容,从今天起我们进行期末学习,整理归纳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关于小数的各种知识。(板书:小数的认识的复习)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2)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2.小数性质。
(1)复习概念。
(2)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3)0.6里面有(  )个0.01。0.61里面有(  )个0.01。
3.小数点的移动。
63.6缩小为原数的是(  ),缩小到原数的是(  )。
4.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

1.小数的简便计算。
第111面第2题,在K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8.59+6.4=3.6+K+8.59
(2)(25.8+7.5)+2.5=K+(K+K)
2.练习二十五第4题。
3.练习二十五第7题。

1.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2.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注意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什么变化?
3.小数的简便算法有哪些?



第3课时 空间和图形



复习空间和图形。

1.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会画轴对称图形。
3.能用平移的知识解决有关图形的面积。
4.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1.能画轴对称图形和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2.复习所学的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已经学过了空间和图形的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和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怎样画轴对称图形和按要求平移后的图形?
2.怎样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3.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是怎样的?
4.三角形的特性是什么?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怎样求多边形的内角和?

1.完成第110面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8~13题。
2.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3.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和(  )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  )(  )三类。
(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  )。
4.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3、4、5 3、3、3 2、2、6 3、3、5
5.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6.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师:大家觉得这几个单元哪些地方需要提醒注意?


第4课时 统 计



1.让学生巩固认识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



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1.说一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3.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1.第110面第4题,根据四年级学生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2.第114面第15题,根据高阿姨收到的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数量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3.河水的平均水深1.1米,严禁下河游泳。李兵:我身高1.4米,下去游泳没有危险。李兵说的对吗?
4.完成练习二十五的其他习题。

师:大家觉得本单元哪些地方需要提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