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4.1电荷与电流 第一课时(考点解读+典例引领+变式拓展+考点过关)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4.1电荷与电流 第一课时(考点解读+典例引领+变式拓展+考点过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9 14:46:51

文档简介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
1.摩擦起电:
(1)定义: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_____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_____,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_____的_____。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21·世纪*教育网
(2)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上同时带上_____的_____种电荷。
(3)自然界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___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____。www-2-1-cnjy-com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
常考1:摩擦起电
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

A.磁铁吸引硬币 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
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D.吸盘吸在墙壁上
2、下列实例中“粘”的现象,是由静电引起的是(  )
A.用胶带把纸上的字“粘”掉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C.摩擦后的塑料尺把纸屑“粘”起
D.吃刚从冰箱拿出的冰糕时,雪糕“粘”住舌头
常考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2019?潮南区一模)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这个现象也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4、(2019?盘锦四模)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的小女孩手摸几万伏的高压放电球,她神态自若,长发飞扬,关于这一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发飞扬是头发被放电球吸起 B.她的身体属于绝缘体
C.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她神态自若是因为双脚站在了绝缘体上
1.(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屑,下列现象中“粘”的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冰棒会“粘”住舌头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讲解用的围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
D.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
2.(2019?杭州一模)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  )
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
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线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
3.(2019秋?宁江区校级月考)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分别是(  )2·1·c·n·j·y
A.正电荷、正电荷 B.负电荷、负电荷
C.正电荷、负电荷 D.负电荷、正电荷
4.(2019?广水市模拟)下列是关于摩擦起电实验中一些现象解释,其中解释正确是(  )
A.不用金属棒与物体摩擦做摩擦起电实验,是因为金属不能发生电荷转移
B.用带正电荷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也会带上正电荷,是玻璃棒上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的缘故
C.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的碎纸屑,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带电的玻璃棒吸起一些碎纸屑,还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纸屑又被弹开了,是因为碎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带上同种电荷缘故21教育网
5.(2019秋?嘉祥县期中)央视网在“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爱好者发现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针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获得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失去电子
C.蜜蜂与空气摩擦空气不会带电
D.蜜蜂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6.(2019秋?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一个带电体与另一物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易吸附灰尘属于摩擦起电现象
C.摩擦起电说明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的方向转移
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7.(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如果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C.如果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D.如果甲带负电,丙可能不带电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9?营口)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小明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一物体放在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向该物体靠近,由此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为带电体;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该吸管时,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由此可知吸管带_____电,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餐巾纸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9.(2019秋?宁江区校级月考)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LED灯发光,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消除器流向汽车,则汽车带的是_____电荷。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0.(2019秋?仁寿县校级月考)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通过摩擦使塑料板__________;
B.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_____;
C.“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是因为__________,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
1.摩擦起电:
(1)定义: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_电子_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_负电_,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__等量_的_正电_。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21·世纪*教育网
(2)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上同时带上_等量__的_异_种电荷。
(3)自然界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负电荷_。www-2-1-cnjy-com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排斥_,异种电荷相互_吸引__。
常考1:摩擦起电
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

A.磁铁吸引硬币 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
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D.吸盘吸在墙壁上
【解答】解:A、磁铁能够吸引硬币,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故A错误;21*cnjy*com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不易分开,故B错误;21·cn·jy·com
C、摩擦后的气球带上了电荷,能吸引不带电的头发,是由静电引起的,故C正确;
D、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是非静电引起的,故D错误。【来源:21cnj*y.co*m】
故选:C。
2、下列实例中“粘”的现象,是由静电引起的是(  )
A.用胶带把纸上的字“粘”掉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C.摩擦后的塑料尺把纸屑“粘”起
D.吃刚从冰箱拿出的冰糕时,雪糕“粘”住舌头
【解答】A、用胶带把纸上的字“粘”掉是利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摩擦后的塑料尺把纸屑“粘”起,是因为摩擦后的塑料尺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C符合题意;
D、吃刚从冰箱拿出的冰糕时,雪糕“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2-1-c-n-j-y
故选:C。
常考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2019?潮南区一模)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这个现象也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出处:21教育名师】
【解答】解: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头发会蓬松竖起来,呈现“怒发冲冠”的景象。
故答案为:同种;排斥;导体。
4、(2019?盘锦四模)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的小女孩手摸几万伏的高压放电球,她神态自若,长发飞扬,关于这一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发飞扬是头发被放电球吸起 B.她的身体属于绝缘体
C.她长发飞扬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她神态自若是因为双脚站在了绝缘体上
【解答】解:AC、她长发飞扬,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互排斥而使头发飘起来,故AC错误;
B、人体属于导体,故B错误;
D、人站在绝缘体上,人体与大地构不成闭合电路,没有电流流过人体,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1.(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屑,下列现象中“粘”的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冰棒会“粘”住舌头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讲解用的围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
D.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
【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A、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
B、化纤衣服“粘”毛绒﹣﹣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B符合题意;
C、讲解棋类比赛用的棋子是一个小磁体,而棋盘是用磁性材料做的,所以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故C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D、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光,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杭州一模)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  )
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
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线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
【解答】解: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是由于湿餐布上的水碰到冰冷的食品后凝固成冰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线,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故C符合题意;21*cnjy*com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在杯口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9秋?宁江区校级月考)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分别是(  )2·1·c·n·j·y
A.正电荷、正电荷 B.负电荷、负电荷
C.正电荷、负电荷 D.负电荷、正电荷
【解答】解: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故选:C。
4.(2019?广水市模拟)下列是关于摩擦起电实验中一些现象解释,其中解释正确是(  )
A.不用金属棒与物体摩擦做摩擦起电实验,是因为金属不能发生电荷转移
B.用带正电荷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也会带上正电荷,是玻璃棒上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的缘故
C.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的碎纸屑,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带电的玻璃棒吸起一些碎纸屑,还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纸屑又被弹开了,是因为碎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带上同种电荷缘故21教育网
【解答】解:
A、不用金属棒与物体摩擦做摩擦起电实验,是因为金属容易把电荷导走,故A错误;
B、玻璃棒带正电,若将其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的验电器上的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验电器因为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故B错误;
C、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可知,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故C错误;
D、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在和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时也带上了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5.(2019秋?嘉祥县期中)央视网在“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爱好者发现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针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获得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失去电子
C.蜜蜂与空气摩擦空气不会带电
D.蜜蜂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解答】解:由题知,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且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蜜蜂带负电;蜜蜂带负电的原因是: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空气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2019秋?武汉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一个带电体与另一物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易吸附灰尘属于摩擦起电现象
C.摩擦起电说明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的方向转移
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解答】解:A、如果一个带电体与另一物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这个物体不带电,故A错误;www.21-cn-jy.com
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易吸附灰尘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B正确;
C、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
D、电荷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7.(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如果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C.如果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D.如果甲带负电,丙可能不带电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乙相互吸引,说明甲、乙带异种电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则丙一定也带负电,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果甲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且丙也一定带正电,故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9?营口)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小明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一物体放在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向该物体靠近,由此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为带电体;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该吸管时,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由此可知吸管带 负 电,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餐巾纸 失去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解答】解:
(1)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把一个小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吸管与它相互吸引,所以吸管带的应该是与玻璃棒相反的电荷,故吸管带负电;
(3)吸管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所以吸管与餐巾纸摩擦起电,餐巾失去了电子。
故答案为:不能;负;失去。
9.(2019秋?宁江区校级月考)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 摩擦起电 现象。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LED灯发光,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消除器流向汽车,则汽车带的是 负 电荷。
【解答】解: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下,这是因为汽车打驶时与空气摩动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因为汽车带有电荷,如果汽车带的是正电荷,则电流方向是由汽车流向消除器,因为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消除器流向汽车,则汽车带的是负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负。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0.(2019秋?仁寿县校级月考)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通过摩擦使塑料板 带电 ;
B.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 导走 ;
C.“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是因为 重力作用 ,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解答】解: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由于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由于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因此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大”字时,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木屑吸住;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塑料板上“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没有电荷吸引而在重力作用下滑落。
故答案为:带电;导走;重力作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