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地理期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1.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2.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的,这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3.图中甲国首都A城市位于乙国首都B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4.下图是四幅等高线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图分析回答
5.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先向南,再向西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6.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7.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8-10题。
8.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9.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10.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1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①三峡水库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⑥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1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13.下列关于我国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影响荒漠化主因是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制止 D.西部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环境无关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1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区域互动发展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
主要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包括珠
江流域的9+2的部分或全部地区,正逐步
形成我国南部地区的又一重大经济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完成16~19题。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17.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发展热带特色经济的省区是 ( )
①云南 ②贵州 ③广西 ④海南 ⑤湖南 ⑥广东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8.完善泛珠江三角洲的交通网,东部和西部需要克服的天然障碍分别是 ( )
A.东部水网稠密,河道纵横,西部地势崎岖,地形破碎
B.东部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西部地势高耸,峰林暗河众多
C.东部喀斯特地貌发育,西部泥石流、滑坡频发
D.东部红壤广布,土质粘重,西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群向粤北迁移,其布局因素是 ( )
①劳动力 ②环境 ③土地成本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西气东输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广东 ②西气东输可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发 ③西气东输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改变环境 ④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 )
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
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
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
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2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
A.甘肃 B.宁夏 C.湖北 D.安徽
23.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 )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25.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D.GSM技术
26.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
A.2 1颗和3颗 B.22颗和2颗 C.2 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27.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28~29题。
28.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 )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 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
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 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
高二级地理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40分)
3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共5分)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由图可知,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1分)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捷的交通 C.丰富的水源 D.充足的电力
(3)下列有关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2分)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C.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D.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4)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2分)
座位号_______
32、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共16分)
(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A 和G 两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⑤ 、⑥ 、⑧ 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2分)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2分)
(5) 在图乙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6)“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 、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6分)
材料一:陶瓷产业作为佛山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产业所进行的战略转移扩张一直是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自从2000年的油价危机促使佛山陶企走进西部发展后,佛山陶瓷产业外扩的步伐就越来越快,近到省内的清远、河远、肇庆、韶关,远到东北、四川、山东、江西、湖南等地区,佛山陶瓷数百亿陶业资本正沿着市场的方向,掀起新一轮战略扩张应对全球建陶产业竞争的新格局。
材料二:东鹏丰城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逾2000亩,是江西省宜春市政府“2007宜春市(香港)招商项目推介会”重点引进项目之一,也是东鹏陶瓷继清远、山东之后向外拓展的第三个生产基地。
材料二:佛山陶瓷的升级转移目前仍然以产能扩张、二次布局为主要形式,产业内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陶瓷企业总部迁移发生;而就在佛山陶瓷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外迁之时,佛山的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却蓬勃发展,中国首个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落户佛山,立足佛山、依托国内、面向全球并以资本维系的佛山陶瓷产业升级平台正加速形成。
(1)简要分析佛山陶瓷产业向粤北及我国中西部转移的原因。(2分)
(2)简要分析佛山东鹏陶瓷在江西宜春建立生产基地对当地的影响。(2分)
(3)在佛山陶企外迁的潮流中,为什么中国首个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却落户佛山?(2分)
34.读“五大湖地区图”(图四),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是 市,是最重要的 (矿产)产区。
(2)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享有“钢都”之称的是 (填字母)。
(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
(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属 型。
答案
1B 2C 3B 4D 5C 6C 7C 8C 9C 10D 11D 12C 13C 14A 15A 16B 17C 18A 19D 20D 21D 22C 23A 24B 25C 26A 27C 28C 29D 30C
31、(1)机械 煤炭 钢铁 电力 化学
(2) A (3) AD
(4) 生产结构单一;
世界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世界性钢铁过剩。
32. (1)a、 广州 深圳 香港
b、 上海 南京 杭州
(2)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
(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4)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5)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6)湖南 江西
33.(1)从环境、资源、劳动力、地价、市场及内部交易成本等方面分析。佛山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矿产、能源)较缺乏;佛山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粤北及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丰富自然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地价较便宜;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2)有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利: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3)陶瓷是佛山的品牌产业,知名度高, 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将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落户佛山,有利于发挥佛山原有优势,促进佛山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发展和陶瓷产业升级。
34.(1)德卢斯 铁矿 (2) C E (3)铁矿石 煤炭 (4)钢铁 资源(或煤铁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