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作业 第四章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作业 第四章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9 16: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非常的熟悉.光也可以传递信息,所以A项错.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无线传递的,所以B项错.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首先要转变为电信号,而不能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C项错.只有D项对.
答案:D
2.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
B.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
C.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才能不变
D.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出去
解析:要将电磁波有效地发射出去,必须有足够高的频率,而需要传递的声音信号通常频率较低,无法直接发射,必须借助于载波来携带,因此必须通过调制将信号加到载波上才能有效地向远处传递,从而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出去.
答案:D
3.(多选)下列关于电视的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过程是:图象→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象
B.摄像机在一秒钟内要传递24张画面
C.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的像的关键部件
D.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活动影像
解析:我国电视系统每秒要传送25帧画面,所以B项错,其余三项均正确.
答案:ACD
4.(多选)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发射装置
B.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也有发射装置
C.两个手机可以不通过基站而直接进行通话
D.无线电寻呼机(BP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解析:随身携带的手机既能接电话,又能拨电话,所以内部既有接收装置,也有发射装置,但移动手机的功率不大,必须要经过基站进行转接;BP机只能接收信号,不能发射信号,所以没有发射装置.
答案:BD
5.关于电视接收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中包含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B.电视接收天线收到的电磁波经过处理还原成图像,天线上并不产生感应电流
C.电视接收机收到电磁波,通过电子枪的扫描显示电视节目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D.电视接收机收到电磁波,经扬声器得到电视节目的伴音信号
解析:电视机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是带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电磁波,电磁波引起电磁感应,天线上产生感应电流,故A项对,B项错;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必须经过处理,才可经显像管和扬声器得到图像和声音,故C、D项错.
答案:A
6(多选)如图所示为调幅振荡电流图像,此电流存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中的哪些阶段(  )
A.经调制后 B.经调谐后 C.经检波后 D.耳机中
解析:为了把信号传递出去,需要将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调制的方法之一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而变化,成为调幅振荡电流,这就是调幅.在接收电路中,经过调谐,使电路与所需接收的电磁波产生电谐振,电路中将会出现调幅振荡电流.经检波后,调幅振荡电流将被“切”去一半,得到单向脉动电流,再经过滤波电路,把高频交流成分滤除掉,在耳机中就只有随信号而变化的音频(属于低频)电流.
答案:AB
7.关于甲、乙两部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发出的信号能直接被对方接收到
B.甲、乙发出的信号被基站接收到后直接转送到对方
C.只有主叫方发出信号,被叫方不发出信号,只接收信号
D.甲、乙发出的信号都要由基站接收到,送到移动交换中心,再由移动交换中心转送到基站,由基站发送到对方
解析:每一部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接收台,但它们之间不能直接通话.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依靠基站.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与附近的基站建立联系,再由基站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连接.通过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中继线转接传输信号,就可以实现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移动电话网.
答案:D
8.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解析:电视接收机首先利用电谐振通过调谐把空间高频电流选出来,然后解调,取下信号,最后经放大后再传给显像管显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在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为了如下目的,各采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调制   B.开放电路 C.检波    D.调谐
(1)为了向外界更多、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采用(  )
(2)为了把某种信号传递出去,采用(  )
(3)为了接收某种频率的电磁波,采用(  )
(4)为了从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得到信号,采用(  )
解析:采用开放电路一方面使电场和磁场敞开,另一方面使LC电路的振荡频率提高,从而有利于电磁波的发送;发射信号需要将信号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传输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过程是调制过程;信号接收首先要调谐信号,然后检波,分离信号.
答案:(1)B (2)A (3)D (4)C
10.如图所示是手机、无线电话的调制示意图,请简述其原理.
解析: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如图所示,这两种信号完成调制后,调制信号又通过L2与L1耦合到开放电路发射出去.
答案:见解析
11.中波广播的波长范围约为187~500 m,为了避免邻近电台的干扰,两相邻电台的频率至少相差10 kHz,在此波段内,最多能容纳的电台数为多少?
解析:187~500 m对应的频率范围是1.6×106 ~6×105 Hz,电台个数n=个=100个.
答案: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