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章末检测(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章末检测(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9 17: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我国建立了(??? )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C.?卧龙自然保护区??????????D.?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2.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 ).
A.?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B.?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C.?有利于观赏风景??????????????????????????????????????????????????D.?体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无能为力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原因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改变与破坏?????????????????????????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严重????????????????????????????????????D.?大量的捕杀21·cn·jy·com
4.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我国在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这样的保护措施属于(?? ) 2·1·c·n·j·y
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法制教育???????????????????????????D.?法制管理
5.下列人类活动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过度放牧③植树造林④盲目引入外来物种 ⑤发展生态农业⑥围湖造田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6.以下不属于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B.?建立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D.?放宽引进国外物种限制2-1-c-n-j-y
7.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 )
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 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
8.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9.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污染日渐严重?????B.?偷猎和乱捕滥杀?????C.?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10.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21*cnjy*com
12.建立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班头鹰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是(????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3.2018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庆祝生物多样性行动的25周年”。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防治环境污染,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4.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1986年在藏羚羊栖息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至5头,而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藏羚羊数量锐减的原因是(???? )
A.?偷猎者的疯狂盗猎??????????????????????????????????????????????????????B.?环境污染造成了藏羚羊大批死亡 C.?草原被牛、羊占据,藏羚羊因食物严重缺乏而死亡?????D.?细菌和病毒感染造成大批藏羚羊的死亡
15.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临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物种的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栖息地的污染和破坏?????D.?自然灾害
二、判断题
16.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判断对错)
1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判断对错)
18.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就地保护.
19.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时,为了观察的需要,可以随意采摘植物。(判断对错)
20.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1.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
①滥砍乱伐 ②滥捕乱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类物种入侵
在长江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的白鳍豚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请填序号)
生活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请填序号)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我国建立了________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
22.科举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
海洋
热带雨林
其他森林
草地
湿地
农田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252
2007
302
232
14785
92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农田t这为“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21·世纪*教育网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十分紧迫。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__,保护________: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两例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________。
23.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
(4)建立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措施。(合理就行,最少答一点)。________
24.资料:白鳍豚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淡水鲸类是现存鲸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在距今1000万年前曾广泛分布.因数量稀少,有“水中的大熊猫”之称.它生活在长江中,其头部背面有一个呼吸孔,每隔10~20秒,它就浮出水面呼吸空气.白暨豚的眼小,视觉不发达,利用回声定位,捕食鱼类.近20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饵减少,加之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域污染以及误捕等原因,使得白暨豚的分布缩小,数量急剧减少.1986年,白暨豚被列为世界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属于国际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对象,我国已将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白暨豚的种群得到发展,国家已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地段分别建立了白暨豚自然保护区.请认真阅读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来源:21cnj*y.co*m】
(1)白暨豚和大熊猫都是珍惜的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生殖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白暨豚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________→白暨豚.
(3)白暨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
(4)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5)写一个你知道的自然保护区及保护的动物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146个,四川卧龙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有鸟类214种(含亚种)、兽类38种、爬行两栖类75种,已鉴定的昆虫980种,其中蝴蝶类117种、白蚁1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苏门羚、穿山甲和小灵猫等32种。
故答案为:D
分析: 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熟记主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据此答题。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答案: B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题干中描述的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3.答案: C
解析:A、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B不符合题意;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属于正常的种内斗争现象,有利于优良后代的生存繁衍,不是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C符合题意; D、人类的大量捕杀,造成粮食减产,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4.答案: A
解析: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我国在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又称就地保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答案: C
解析:C、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的是①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③植树造林、⑤发展生态农业(沼气发酵),C符合题意; ABD、②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④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会影响当地物种的多样性,⑥围湖造田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6.答案: D
解析:解:A.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A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B不符合题意。 C.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7.答案: D
解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8.答案: A
解析: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不符合题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9.答案: C
解析:解:AB.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C符合题意; D.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就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10.答案: C
解析: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如题干中所说的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没有天敌控制,可能会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答案: B
解析: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因缺少天敌等原因,种群迅速繁殖、扩大,并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B符合题意。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12.答案: A
解析:解: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1、就地保护: 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 2、迁地保护,又叫做易地保护。迁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分。?
13.答案: C
解析:A、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并不是不能利用进和开发,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知道引进外来物种可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在引进外来物种时,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进行就地保护,其与迁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人为因素(破坏栖息地等)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见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答案: A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15.答案: C
解析:解: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
二、判断题
16.答案:正确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叫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7.答案:正确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8.答案: 错误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迁地保护.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9.答案: 错误
解析:解:观察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随意采摘植物,要保护好植物。故说法错误。
分析: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即使为了观察的需要,各类植物也不可以随意采摘。
20.答案: 正确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三、综合题
21.答案: (1)②③;② (2)长白山;大熊猫
解析:解:(1)乱捕滥杀如70年代和80年代在长江中普遍存在的漂网和滚钩应对50%以上的白暨豚非正常死亡负责;长江沿岸架设的迷魂阵渔网常常将误入其中的白鳍豚缠绕溺毙,虽然这样的渔具已被禁止使用,但在沿江的渔民中仍有部分使用,这些布置对剩下的白暨豚依然构成威胁.电渔不仅对白暨豚造成直接伤害,而且对白鳍豚的食物﹣﹣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不论个体大小和种类.日益增加的航运流量使得水下噪音成倍增加,也使得白暨豚更容易被船只撞击,被螺旋桨击伤,任何的伤害都是致命的,为了拓宽航道,以及非法捕鱼中使用炸药,对白暨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滥伐和农业水土流失,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暨豚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长江,长江水质严重退化.每年有160亿立方米污水排放入长江.占中国污水排放总量的40%.其中有约12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放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因此白鳍豚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②滥捕乱杀和③环境污染,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②滥捕乱杀;(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大熊猫。
分析: 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以及保护措施 ,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2.答案: (1)大于 (2)减弱 (3)栖息环境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 (4)垃圾分类处理,大气、土壤等污染的防治等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湿地单位面积价值为14785美元/hm2.a,农田单位面积价值为92美元/hm2.a,这为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的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物的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垃圾分类处理,大气、土壤等污染的防治等。 故答案为:(1)大于;(2)减弱;(3)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4)垃圾分类处理,大气、土壤等污染的防治等。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3.答案: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2)易地保护 (3)就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 (5)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宣传等???
【解析】【解答】(1)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易地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亦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异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答案:(1)动物;肺;胎生;哺乳 (2)系统 (3)过度的渔业捕捞;水质污染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是大熊猫
解析:(1)白暨豚和大熊猫都是珍惜的哺乳动物,有体表被毛,牙齿分化,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点。 (2)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根据题干所述“近20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饵减少,加之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域污染以及误捕等原因,使得白暨豚的分布缩小,数量急剧减少”可见白暨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水质污染。 (4)对保护濒危动物种起关键作用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 故答案为:(1)动物、肺、胎生、哺乳,(2)系统,(3)过度的渔业捕捞、水质污染,(4)建立自然保护区,(5)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是大熊猫。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难度不大,熟记: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又叫就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