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线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线条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生活中由于运动方向、材料、排列方式等因素会使线条产生许多变化,因此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是画家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受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受。
3.能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在曲线和直线的对比中,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曲线或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
过渡语: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下面的几段音乐,说一说它们带给你怎样的音乐情绪?
2.出示课题
过渡语:有的音乐旋律优美抒情、有的音乐旋律委婉动听、有的音乐旋律使人悲伤、有的音乐旋律欢快活泼。你能试着用生活中的线条表现这些音乐的情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线条》。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 对线条进行对比
过渡语:你能说一说这两张图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图一:笔直的公路(课本中《生活中的直线》)
图二:弯曲的盘山公路(课本中《生活中的曲线》)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笔直的公路像直线,给人静止的感觉;蜿蜒的盘山路像曲线,给人运动的感觉。
2.复习所学线条
过渡语:你能试着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小线条吗?
对了,有实线、虚线,直线、曲线,交叉线、螺旋线、折线、回字线、波浪线……
3.寻找生活中的线条
过渡语:通过这几幅照片,你找到生活中的线条吗?我们一起看看摄影师镜头下的线条吧!动物的身上也有线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介绍书中画家作品
过渡语:画家笔下也有许多优美的线条,《春醒》是一幅现代版画作品,作者是晁楣。画面表现出了北大荒的广阔以及黑土地的辽阔、浑厚。《秋水回波》是南宋画家马远所画《水图》中的一段,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了水波的跳动,无规则排列的浪峰,近大远小以至于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天水牧歌》由画家林平创作,是一幅水墨作品。作品表现了天地之间万物和谐统一,笔法细腻灵动,既不传统也不现代,既不写实也不写意,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又一创新。
5. 教师示范
过渡语:看了这么多作品,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也创作了一幅作品,请你看一看。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请你们运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表达出静止或动感的感觉吧!
(四)课堂小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咱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表达生活中的线条的吧!
2.知识拓展
过渡语:欣赏线条的视频,感受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线条。
(五)拓展实践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不光在城市中有线条,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身上也处处充斥着时而优美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活泼跳跃的线条。我们一定要热爱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使它变得更加美好!请你课下多留心观察,小线条处处都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