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1、联系日常现象,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能力:1、通过观察菌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探究方案的制定,培养科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素养。
教学重点分析: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学生对制作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看培养基制作视频,对培养基制作有初步了解,然后辅以实物观察,进一步了解培养基的特性,这对掌握该部分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为第二课时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分析: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计划的实施、讨论和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体验过探究过程,知道探究的大致步骤,所以这次探究活动,可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但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探究实验的目的和实验中实验变量的设置和对照实验的安排。
教学策略: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让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观察。
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入手,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在学法指导中,改变以往讲述细菌的知识内容的做法,侧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探究,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节课需2课时。
课前准备:
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
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4、放大镜;
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2分钟
导入
展示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
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学习本章讲述的知识——分布广泛的真菌和细菌。
板书: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2分钟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腐败变质的食物中能找到细菌和真菌的身影,那么还能在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总结:可见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周围,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板书: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任意举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如空气、水、土壤,甚至是寒冷的北极或深海火山口等。
15分钟
菌落的概念及细菌和真菌菌落特点
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实际上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
展示课前培养好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思考
提出问题:
1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大小如何?
2 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表面有何不同?菌落的形态一样吗?
3 你还能发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其它不同点吗?
边总结边板书:
二 认识菌落
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呈现不同颜色。
小组观察、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总结交流。
积极回答问题
实物投影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11分钟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制作培养基
这些菌落是经过培养后的细菌和真菌的集合体,是如何将它们培养出来的呢?
播放视频:培养基制作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培养基?
2你能推测培养基中各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吗?
3培养基的配置需要几步呢?
板书: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培养基制作2.接种
继续思考:细菌和真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观看视频
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明确培养基制作过程和细菌真菌培养中操作注意事项。
视频:培养基制作
15分钟
探究活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我们已经对菌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本领,我们周围到底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哪个地方细菌多,哪个地方细菌少?你能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吗?
首先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继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有创意的问题
全班交流,确定典型的问题,组织小组探究。
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比如探究手上、桌子上是否有细菌、教室空气中是否有细菌等),全班交流,筛选有意义的探究课题,课后实施探究。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1分钟
引入
我们周围环境到底有细菌和真菌分布吗?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进行简短汇报。
35分钟
报告会
请同学进行汇报并适时进行提问:
1、你探究的题目是如何选择的?
2、你选择了哪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探究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对探究结果有影响?有什么办法减少其对结果的影响吗?
要及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积极评价。总结各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汇报课外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探究结果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之后接受同学和老师提问。
4分钟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展示一个探究活动----校园花坛土壤中细菌和马路上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你能预测上述两种环境条件下哪个细菌数多吗?为什么?
公布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明确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板书:三、细菌真菌生活的适宜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分析、讨论
5分钟
延伸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总结: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一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学生。
思考、回答
确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二、认识菌落
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呈现不同颜色。
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制备培养基 2.接种
四、细菌真菌生活的适宜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故前面的内容可以利用图片或标本直观教学,节省时间安排讨论探究计划。讨论前,教师要强调实验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实验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学生讨论时偏离主题。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人教版教材中,设计有观察菌落、制作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生物群落、了解培养基制作、接种等生物技术有一定铺垫作用,可充分利用教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