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
一、重要概念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九个重要概念,与二级目标中的“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相对应。其中要求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将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特征”;根据“特征”的相同与不同进行分类:不同的把它分开,相同的把它进行归类。
二、教材分析:
对生物分类的内容抽象,老师讲起来费力、学生也不容易弄懂。课程标准中对《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是:“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既是尝试,就意味着不需要完全掌握。因此,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本节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让其体会分类的过程、清晰生物分类的方法,从而轻松列举出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
2、锻炼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模仿科学家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2、通过对常见动植物进行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3、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相帮助、体验与人合作;
四、教学重点:
1、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五、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六、教学过程: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等相结合。
(二)、课前准备:印发各植物类群特征图、各植物类群结构对比
(三)、教学策略:
对书本P81页“观察与思考”中涉及到的六种植物作详细的介绍:虽然这六种植物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但时隔已久,学生多已遗忘。利用表格进行各植物的结构对比,可使学生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既起复习作用,又为紧接下来的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尝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的教学办法
(四)、教学步骤:
课前游戏引入:“找出目标生物”(引出生物分类的意义(小组讨论,对比各类群植物结构(小组讨论,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列举植物类群(综合总结(练习
教学步骤
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
课前游戏:“找出目标生物”。游戏规则:请两个同学上来分别对两份资料进行查找,找出目标动物的代码,看哪个同学最快。
学生代表上台比赛,其余同学从投影中了解比赛内容
生物分类的意义
引入生物分类意义:可以更快找到各种生物。
知识准备
根据印发的各植物类群植物特征图完成各植物类群植物的结构对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致形成植物分类依据的框架。
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
观察讨论: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认真观察P81的“观察与思考”,完成探究:
1、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F中的哪些植物。(小组讨论)
2、有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3、无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4、上述A、B、C、D、E、F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
5、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6、你认为植物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讨论完成后,由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以上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一到两组的讨论,充分调动师生的互动性,并且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
分类依据
利用“讨论”中的第二题得出植物分类的依据。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小结
小结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根据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分类的。
练习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等相结合。
(二)、课前准备:超市中十五种商品的名称和图片。
(三)、教学步骤:
复习植物分类方法及依据(小组讨论,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小游戏:“找亲戚”(细菌、真菌的分类,列举细菌、真菌的类群(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技能训练
教学步骤
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
列举植物类群,复习植物的分类方法、依据。提出问题:动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又是怎样?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观察讨论: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回忆各类群动物的特点,认真观察P82的“观察与思考”,并讨论完成 “讨论”的内容。
组内合作,完成讨论
小游戏“找亲戚”
游戏规则:按提示找到与自己手中图片所示动物的“亲戚”。
参与游戏、判断动物间的亲缘关系。
得出结论
讲评“讨论”中的题目,总结出动物分类的依据。
其它生物的分类
复习细菌、真菌的相关内容,对细菌真菌进行分类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总结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对超市中常见的十五种商品进行分类
组内讨论完成分类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