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线描中的黑白对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线描中的黑白对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29 20: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课时:一 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
什么是对比?简而言之就是矛盾。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对比的形式,对比时手段。平面造型艺术离不开黑白对比关系,无论是点线面的组合,还是线描中存在着黑白灰的对比关系。线的粗细,长短、疏密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使画面产生丰富的乐感,形成动人的画面。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线描技能,能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会表现曲直,粗细,疏密等不同线条,能感受线条的独特美感。
教材中编入了我国传统的蜡染《鸟的变化图案》及年画《门神》,有利于引导学生分析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书中学生作业,表现内容多样,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能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探索出答案。欣赏黑白线描画作品,感悟出线描画的美,从中可以领会到画黑白线描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如何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七、教学方法:
欣赏分析法、游戏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欣赏评价法。
八、教学内容:
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能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九、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作业。
学生:铅笔,油性笔,画纸。
十、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摆放书本、绘画工具
稳定学习情绪
导入新课
教师激趣: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母与子》,欣赏的同时看谁能从画中美术元素中找出成对的反义词。
板书:大小、粗细、长短、曲直、疏密、黑白。
学生寻找,并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板书课题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授新课

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请同学们欣赏生活中常见的黑白图案或生活物品,看完后谈谈黑白图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认真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醒目,简洁,概括。
用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和物品来思考,让美术更贴近生活。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问:
1:对比《母与子》和《鱼》这两幅画,画中是如何来装饰它们的?
板书:点,线,面
2:想一想线描画中的线条有哪些种类?
板书:线条
3:对比《门神》和《印第安人》两幅画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4:对比《门神》和《牛仔裤》两幅画中最明显的不同?
5:画面中的点有大有小。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大小不同的点,变换多端的线,和不同黑白面来装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点、线、面都属于线条。
学生思考并回答:
粗细、疏密、曲直、长短都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黑、白面不同。
点的大小不同。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题层层递进,学生一步步从画面中理解总结出线描画中的点线面分别给人不同的感受。锻炼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欣赏线描画学生作品,并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欣赏
讨论并回答
巩固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美感和画中点线面的处理。
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评价能力。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
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画一幅黑白对比具有美感的画。
认真听看,解决重难点。
着重解决本课重难点。
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用线描中的点线面来表现画中黑白对比的美感。
学生作业
画一幅以线描为主画。注意画中黑白对比的美感。讲究线的粗细、疏密、曲直。
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堂评价
选几幅学生作业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评。
学生评价活动
评选出本节课的“绘画小明星”。
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
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堂小结
同学们看似一张平静的,经过我们用一支笔在上面绘画,虽然没有色彩,但线条却唱出了一首动人的歌。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画,力求更好。
互相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通过展示、介绍,互相学习,拓展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后拓展
欣赏草书作品
学生欣赏。
拓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板 书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线 点 大小
线 粗细 长短 疏密 曲直
条 面 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