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房子的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陶艺系列的内容。无论你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它们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昔日大宅、名人故居,也可能就是你的老家。这些老房子有的是砖石结构,有的是土木结构,有平房、有楼台、有院落。它们都曾经辉煌,曾经人声鼎沸,曾经有着美丽的装饰,曾经热闹温馨。它们有些虽然出自乡村工匠的手,却代表着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独特而精湛的工艺水平,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散发着淳厚的乡土气息,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悠悠的历史中感受着时代的进程。
预设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2.利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3.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这些老房子是我们难以忘怀的乡土瑰宝!引导学生发现老房子的美,用泥塑的方式制作老房子,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从不同风格的建筑中体味文化,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建筑、家乡风貌、家乡历史文化的感情。也许,在他们略显稚拙的小手下,只能表现老房子的一隅,但是我们相信,源于创作中的感悟与关注,会对他们一生的审美产生影响。
重点:
学习运用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表现老房子。
难点:
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陶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汇总资料,引导学生交流。
三、讲授新课
1.小组研究
引导学生分析: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
2.尝试表现:组织学生分组尝试技法,
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
谁的想法别具新意?
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4.欣赏: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5.示范
教师做示范:做底——文体——细节
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注意:
1)、作为墙壁和地面的泥板的厚度要适中,太厚则太沉,太薄难以支撑。
2)、房间的跨度不宜太大,10厘米左右为宜,太小难以造型,跨度太大房顶难以支撑。
总结归纳学习技法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并结合本节难点,请学生演示、讲解要领。
细节:
1)、做底。厚约1厘米。边缘不一定整整齐齐,可略大,作为整件泥塑的底托。
2)、主体。楼不宜高,跨度不宜太大。根据不同材质表现,造型夸张,可以用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出不同的机理效果。
3)、细节。富有生活情趣的装饰:院中石井、墙头小猫、门前古树、檐下木梯……
四、艺术实践:
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五、评价展示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通过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的了解、直观欣赏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老房子的观察、分析环节的训练。要注意学生创作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板书设计:
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
刻、压、粘等肌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