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30 20: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历史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任课班级:
课题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日期
第 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及出示《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的图片,得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
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
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资源
教学用书 配套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拓展延伸
 
板 书 设 计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背景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启蒙运动作了理论准备
历程: 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发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措施:颁布《人权宣言》
拿破仑帝国:兴亡:1977年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15年覆灭
措施:制定《拿破仑法典》 打败反法联盟
课 后 反 思
教研组长 签 审

教务处 签 审
月 日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问题与情景)
师生活动(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吗?小说中有这样几句话:“…然而圆规(杨二嫂)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态,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后来,人们常用“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来形容孤陋寡闻。为什么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就应该遭到耻笑?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到底是“流芳百世”呢,还是“遗臭万年”?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旧制度的危机
1.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概括启蒙思想的性质、主张、意义。
材料展示: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因而启蒙思想家所掀起的启蒙运动使18世纪成为了“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理性的启迪、运用与批判是哲学家的重要任务,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启蒙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当然,灭亡的不是法国,只是专制制度。相反,却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使法国重获新生。 材料说明:
正是启蒙思想家让法国人感受到了旧制度的沉重枷锁,用平等和自由表达了法国人对理想的诉求,用振聋发聩的呐喊将法国人从受奴役的麻木状态下唤程,最终点燃了法国人革命的激情,加速了法国旧制度的灭亡。可以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启蒙思想所宣传的自由平等理想与现实中封建旧制度的禁锢之间)数烈碰撞的结果,启蒙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回答:
(1)性质: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2)主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目标导学二:法国大革命
1.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讨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力军分别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材料: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着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特权;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属于第三等级。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三级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资产阶主制机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处在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对无权不满,媒积极争取,深受压迫的农民生活非常困苦,怨声载道,第三等级与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之间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主力是人民群众
进程 (1)大革命的开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看课本插图《攻占巴士底狱,让一名学生讲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经过。明确:
①这一事件是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这是法国大革命的突出特点。
大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多媒体出示《人权宣言》引文内容: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所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提问: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与英、美等资产阶级革命中所颁布的文献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权宣言》具有进步性和阶级性,进步性表现为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法律应由全体公了民制定等,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从专制的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治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宣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则体现了《人权宣言》的阶级性,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之前学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对封建社会或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是各自革命中的纲领性文献。 (3)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教师讲述:
法国出现的情形引起欧洲封建君主们的不安,1792年7月,欧洲反法军队侵入法国境内,法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8月,巴黎人民再次起义。9月,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不久,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多媒体出示《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图。) (4)大革命的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教师讲述: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后,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国内不甘失败的保皇党人、贵族发动叛乱,国内形势动荡不安。面对内忧外患,资产阶级当权者束手无策,危急时刻,巴黎人民第三次发动起义,把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迎来了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5)提问:雅各宾派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措施。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
雅各宾派的一系列果断措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用革命恐怖应对反革命恐怖,平定叛乱,打退外国军队进攻,使法国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雅各宾派某些措施“打击面太宽”,使其失去统治基础,导致被推翻。
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看教材内容总结后,教师讲述: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目标导学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 多媒体出示拿破仑头像,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内容,提问: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
不仅是拿破仑个人杰出的才干,更重要的是当时法国政局动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拿破仑帝国及其内外政策 (1)法兰西帝国成立的背景、时间、性质:当时法国政局动荡,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国的性质是一个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2)内外政策:(学生看书归纳)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机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欧洲大部分地区,所到之处扫荡封建势力,并将国《法典》推广,有效地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帝国的覆亡 多媒体出示《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地图
提问:如此显赫之势,为何帝国只存在了十年?原因何在?
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
由于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战争使字法国国内矛盾激化,但其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超过资产阶级势力。 (4)根据课本内容如何评价拿破仑? 教师点拨:
拿破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非常手段夺取政权,接着对内对外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但他后期的对外战争,奴役和侵略欧洲人民,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三、课堂小结
法国大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影响,它的进程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但资本主义制度相对封建制度是更先进的制度,后者为前者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