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梯形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梯形的认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8: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66页-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四基”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会画梯形的高;认识两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图形处理技能、自我表达技能、参与合作技能等。
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分类、符号化、类比、归纳、极限、转化。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推理、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探索,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践、猜测等方法,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平台、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平行四边形,说说它的特征。
2.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一刀,你认识这图形吗?这样的图形叫做梯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梯形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了解特征
1.感悟梯形特征
(1)概括定义
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上面的两条黑色的边有什么关系?两边红色的边呢?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请用一句话归纳。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讨论后小结得出梯形的定义,并板书。
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字。(各小组点评,老师小结)
(2)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书本第66页)
找一找图中的梯形。
对应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认识各部分名称
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认识高和作高
  你猜一猜这个梯形的高在哪?
引出定义: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请一位学生上台示范画高,教师适当提点。
完成书本第66页做一做,并提出量一量每条高的长度。
集体订正,展现3位不同做法的答案,让学生寻找梯形高的特征。
3.认识特殊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梯形分类。 (4人小组分实物图)
   

  学生汇报,移一移,分一分,说一说。
根据所分类整理的情况,结合它们的特殊性,请学生给特殊的梯形起名字。
你能找出这些梯形特殊在哪里?
归纳:等腰梯形的特殊性:两腰相等;轴对称;底角相等。 
直角梯形的特殊性:有两个直角,即两底与一腰相互垂直。
4.回归课本,小结
三、巩固提高,加深理解
1.判断题。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    )
(2)梯形上底与下底间距离处处相等。  (    )
(3)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2.书本第67页第5题。
已知 a//b,下图中有几个梯形?把它们指出来。
请用4个顶点字母表示梯形,写一写。
思考1:你怎么肯定这些都是梯形?
思考2:这些梯形形状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什么是相等的?
四、实践操作,沟通联系
  请把梯形折一下,可以折出什么图形?有哪几种不同的图形?
五、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