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件37张PPT+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件37张PPT+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02 10:52:08

文档简介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资料,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概况。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探究长江的开发利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2.难点: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三、课前预习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如报纸、杂志、因特网等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导入  
  教师:播放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图片,配以歌曲《长江之歌》。  
  学生:欣赏,聆听。  
  教师:“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这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二)学生展示预习情况  
  学生:各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三)新课的学习  
  1.长江万里行──长江概况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说明长江的概况。  
  (1)阅读课文和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和长江之最。  
  (2)在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级行政区域。  
  (3)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及所在的省区,同时找到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及洞庭湖、鄱阳湖。
 
  学生:各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教师:介绍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2.“长江寻宝”──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会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为什么?  
  学生: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教师提问:宜宾以上河段水能最为丰富,建设大型水电站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方面?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地质构造、工程复杂程度、投资大小等因素有关。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
  
  指导学生从通航里程、货运量等方面了解长江航运的重要价值,理解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3.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治理长江的措施
  
  (1)提出问题:导致长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讨论、分析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
  
  各小组总结,汇报分析结果。
  
  (2)教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巨大的内河航运价值,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为了让长江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合理开发利用,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4.长话短说──总结本节内容
  
  要求学生用几句话,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屏幕显示: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

(共37张PPT)
唐古拉山脉

上 海

南京长江大桥

武汉 黄鹤楼

重庆 朝天门


鄱 阳 湖


巫 峡


西 陵 峡


沱 沱 河


虎 跳 峡
虎 跳 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流经的省区,
地形区,主要城市及主要支流。
2、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3、综合开发长江的主要措施。
长 江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
一、长江概况
1、发源地、注入海洋、城市


东海
全长约6300km















安 徽

江 苏

江 西

湖 南

湖 北

重庆

云 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上海
2、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藏滇,川和渝,两湖两江加上安
青 藏 高 原
云 贵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3、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高原 高原 盆地 平原
青藏
云贵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安 徽

江 苏

江 西

湖 南

湖 北

重庆

云 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上海
4、上、中、下游的划分




湖口

宜昌


中 游
下 游

长江上、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宜昌
湖口
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上游景观
长江中下游景观
流经我国第三级阶梯,江面宽阔,沿岸地形平坦
长江中下游地形平坦,有发展种植业所需要的水源充足,使本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区
长江中下游
鱼米之乡


















岷江

宜宾



嘉陵江

重庆

洞庭湖

武汉

汉江

湖口

鄱阳湖

赣江

上海

湘江
5、主要支流与湖泊

雅砻 江
乌江

南京
雅砻江的山民,
骑着嘉陵摩托车
去乌汉买香干
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提示:从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量等方面说明)
我国主要河流比较
河流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米) 流量
(亿立方米)
长江 6300 180.9 9513
黄河 5464 75.2 658
松花江 2308 55.7 762
辽河 1390 22.9 148
珠江 2214 44.4 3338
海河 1090 26.4 228
淮河 1000 26.9 622
二、长江的价值
1、水能资源——“水能宝库”
①水能的分布 :
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尤其是源头至宜宾一段
②已建成的主要水电站:
三峡 葛洲坝
2、航运能力——“黄金水道”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长江三峡


“高峡出平湖”
——三峡大坝
水能宝库
葛洲坝














































(千米)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米)

唐古拉山
宜宾

上海



6100m

6600m

3500km

6300km

宜昌
长江干流剖面图
水能宝库
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水量大可四季通航。其通航里程达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3。理论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


课堂总结
长 江

一、长江的概况:
二、长江的价值:

1、源头,流经省份及地形区,注入海洋

2、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


1、水能开发:“水能宝库”----三峡、 葛洲坝
2、航运开发:“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练一练
1、长江的发源地是 ,注入 海。
2、长江是我国长度( ) ,流量( ), 流域面积 ( ) ,是我国第一大河。
(唐古拉山)
(东)
最长
最大
最广
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哪两个城市?
宜昌、湖口


4、“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对那一条河流和水电站的描述?( )

A、珠江,天生桥水电站 B、雅砻江,二滩水电站
C、长江,三峡水电站 D、黄河,小浪底水电站
选一选
5、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长江( )
A、长度第一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
C
C
6.长江素有______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达______多千米,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______,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7.现在,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长江洪水对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8.长江流域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长江水量居世界第______位。

“黄金水道”
8万
2/3
防洪
180万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此漫画说明了什么?


9.读图,把图中(1)—(13)的名称写在下面:
(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______(2)长江中下游的分界______(3)长江航运的起点______(4)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5)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
(6)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7)长江口的大港______
((8)至(13)均为重要支流)
(8)______(9)______(10)______(11)______
(12)______(13)____

宜昌
湖口
宜宾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嘉陵江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岷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