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 课件(2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9.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 课件(2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30 09: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力量与生命西方雕塑 上古時期 維納斯 大约公元前150-200年一位雕刻家所作、1820年在爱琴海群岛中发现的《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希腊时期《米洛斯的维纳斯》1)为什么维纳斯给人一种崇高而圣洁的美感?讨论起伏的形体、优美的体态、自然生动而微妙的运动,透溢着崇高典雅与优美品格,凝聚了古 希腊最为本质的精神,是对人体美的最高赞颂和肯定。2)为什么维纳斯是残缺之美?《掷铁饼者》米隆大理石。高173厘米,创作于公元前450年。现藏意大利罗马特尔美博物馆。? 《拉奥孔》
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希腊化时期,罗得岛社会繁荣,成为当时希腊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罗得岛人以他们的财富和智慧,修建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美化他们自己的城市。①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
和勇于探索的性格;
②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
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
③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
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
④“神人同形同往” 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古希腊雕塑艺术产生的条件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于1542年-1545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但由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摩西(MOISE)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他曾亲自和上帝接谈,受他的启示,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巴勒斯坦,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他经过红海的时候,水也没有了,渡海如履平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让出一条大路。《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文艺复兴时期《伏尔泰像》 陶土像,作者是法国雕塑家乌东,创作于1778--1780年,现藏于法国法布博物馆。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法国大革命时期《巴尔扎克像》是罗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是我的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巴尔扎克是罗丹敬慕的19世纪法国的文坛巨匠。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 罗丹(1840-1917)思想者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河流》,铅制品,作者阿里斯蒂德·马约尔(1861-1944),创作于1939-1943年之间,128×163厘米,巴黎图伊勒里公园。 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河流》是他用女人体来比喻大自然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之一。这是马约尔晚年的作品,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河流”的主题也是通过一个丰满健壮、线条圆润的女人人体来表现的。她完全不是那种苗条纤弱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似有着无限繁衍能力的大地之母的形象,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充满了健康的美感。整个人体线条粗旷而流畅。《河流》还有两个姐妹篇:《山岳》和《大气》,它们构成了自然三部曲,堪称是马约尔的象征主义代表作。 《王与后》,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1898--1986),创作于1952年至1953年间,位于苏格兰旷野。这件作品,是亨利·摩尔50年代初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件试验性作品。作品中国王与王后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象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整个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门考乌拉王与王后像翁贝特·波丘尼??(1882—1916)?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未来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这个运动的推动者,也是这个运动的杰出理论家。他于1910年发表了《未来主义绘画宣言》。 1912年的发表了《未来主义雕塑家宣言》。他的理论通过他的作品来实现,别出心裁的作品,展示了他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所取得的独特成就。雕塑领域,他也是佼佼者,他认为可以在雕塑中使用更为广泛的材料,“玻璃、木材、硬卡纸板、钢铁、水泥、马鬃、皮革、布料、镜子、电灯等等”,这种非传统物质的使用虽未在其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过,但在后来的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中变为现实。 達達主義泉裝置藝術穿牆人考尔德雕塑考尔德:

  是美国最受欢迎、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现代艺术家,是20世纪雕塑界重要的
革新者之一。他以创作风格独特的“活动雕塑”和“静态雕塑”驰名于世。他的创作领域很广,从巨大的钢铁雕塑、绘画、挂毯到宝石设计,作品分布于世界各国的公共空间。他的静态雕塑,展示蜻蜒点水的舞姿他的活动钢铁雕靠风力产生动态平衡的美。
  考尔德1898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的Alexander Calder原本是位工程师,后来传承了父亲与祖父的衣钵,成为一位雕刻家。他在25岁时报名参加“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的课程,3年后,他到巴黎接受前卫艺术的洗礼。由于深受艺术与科技的吸引,他发展出独具个人风格的雕塑法,他的创作多半为应用了大胆基色、巨大、且富有盘旋、漂浮感的活动雕塑品。在很多人眼中,他最著名的抽象作品“活动雕塑”(Mobiles)是美国20世纪最富创意的雕塑作品。在欧洲与美国举行一系列成功的展览后,Calder于1956年搬到法国的Sache。1976年于纽约与世长辞。
  “如果世事皆完美,就没有实现梦想的乐趣。” 奥登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