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章 细胞 学案(无答案,打包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章 细胞 学案(无答案,打包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08:56:36

文档简介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学习重难点】
1.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学习过程】
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一块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在低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的结构有(   )。
2.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1)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解剖针在切开的番茄果实中挑取少许成熟的果肉,将果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
(4)在低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有(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练习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学习重难点】
1.练习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学习过程】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5)盖上盖玻片。
(6)用碘液对细胞染色。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低倍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  )、(  )和(  )等结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3.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4.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难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3.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学习过程】
一、观察变形虫
1.采集
(1)从水中腐烂植物上采集。
(2)到含有硅藻的池水里采集。
(3)从新鲜稻草或野草上采集。
2.分离
变形虫在环境突然改变的时候,有牢牢附在物体上的习性。利用这一习性,在显微镜下找到变形虫以后,将载有变形虫的载玻片稍微振动一下。然后使载波片倾斜,用水缓缓冲洗几分钟,放回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其它水生动物都已被冲走,只有变形虫一动不动地紧贴在载玻片上,从而达到了分离变形虫的目的。
3.配制培养液
变形虫的培养液有稻草培养液、麦粒培养液和大米培养液等。前两种培养液的配制原理和方法,与草履虫的培养液相同。大米培养液是按100毫升水加入3~4粒大米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这种培养液常产生大量的无色鞭毛虫,供变形虫食用。
4.培养
将上述经过分离、只有变形虫的载玻片放入培养液里,盛装培养液的容器口用纱布包严,放在温暖明亮处,约经半个月的培养,就会繁殖出大量的变形虫来。
5.观察
用镊子从稻草培养液中取出一根草段,或从麦粒培养液、大米培养液中取出一颗麦粒或米粒,在载玻片上轻轻涂抹几下,再滴加少量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使视野光线变暗,就会找到变形虫。
找到变形虫后,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仔细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取食方式,在结构方面要辨认其身体的外质和内质,以及内质中的食物泡和伸缩泡。用甲基绿染色,可以看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核。
二、知识小结
1.细胞膜具有( )( )的功能,这样,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生活。
2.变形虫细胞质中的( )能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3.(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达标检测】
1.连线
细胞壁 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膜 控制细胞的活动
细胞核 保护细胞
大液泡 支持细胞
叶绿体 储存遗传物质
线粒体 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进行能量转换
2.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要高许多倍,而海带仍然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核在传种接代中起重大的作用。
D.细胞质流动起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
2.学会使用高倍物镜和观察活细胞的方法。
3.解释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学习重难点】
1.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
2.学会使用高倍物镜和观察活细胞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观察变形虫
1.我们要从水流缓慢、水质比较洁净的小河或者池塘底部采集变形虫。?
2.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可以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它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能够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细胞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3.在观察变形虫装片时,染色用醋酸甲基绿溶液,细胞核被染成了绿色。?
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变形虫的生活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还要把生活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2.细胞膜的功能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三、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变形虫从外界摄取的物质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其中,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是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分解时会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四、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科学家针对变形虫做的实验中,分割后的有核部分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无核部分生命活动减弱,直至死亡;对后者在2~3天内植入细胞核,可恢复生命活动。?
2.实验现象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整个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此外,该结构在生物遗传中也有重要作用。
3.多细胞动物以及各种植物体的细胞都可以进行生命活动,所以说细胞是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单位。?
4.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特有的生命活动:其中的叶绿体利用太阳光把水和二氧化碳 合成有机物,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可以供给植物或动物的细胞利用。?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2.知道细胞分裂的意义。
3.能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学习重难点】
1.知道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2.知道细胞分裂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制长大
1.立方体的棱长分别为1cm、2cm、3cm、4cm时,正方体体积与其表面积之比分别为1∶6、1∶3、1∶2、2∶3。?
2.通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发现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速度呈反比关系。?
3.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越小,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1.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最后使细胞质一分为二,每部分中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如图)。?
2.植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然后在中间的细胞质中形成新的细胞膜,并产生新的细胞壁,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植物细胞(如图)。?
3.细胞分裂可使单细胞生物完成繁殖;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使新生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保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