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学案(无答案,打包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学案(无答案,打包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09:26:26

文档简介

人体的运动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l.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长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人体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一、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
观察课本中“人体的骨骼组成模式图”
1.人体的骨骼由 块骨组成。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 、 和 三大部分。
2.人体的骨骼有哪些作用?
3.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或肌肉拉伤的情况,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
二、观察长骨的结构
读课本中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 。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 。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分布 。
2.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在长骨中,大部分集中在 部分,抗压力很强。骨松质分布在长骨 ,结构疏松,呈 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3.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 ,说明长骨是管状的。骨髓主要分布在长骨的 中和 的空隙里。
4.讨论: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对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什么意义?
5.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
通关检测
1.对骨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A.骨髓腔中的黄骨髓 B.骨质
C.骨膜内的血管 D.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2.对骨的生长与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骨髓 B.骨质 C.神经 D.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3.人体的躯干骨包括( )
A.肋骨、胸骨和胸椎 B.脊柱、胸骨和肋骨
C.颈椎、胸椎和肋骨 D.脊柱、肋骨和胸椎
4.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B.人体的骨骼由600多块骨组成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 D.人体骨骼由许多骨与骨骼肌组成
人体的运动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描述骨连结的形式。
2.通过观察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说出人体主要的骨骼肌。
4.说明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学习重点】
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难点】
关节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一、描述骨连结的形式
骨连结有3种形式: 、 、 ,其中两骨间活动的连结叫做 。
二、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阅读课本中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2.关节分为 、 和 三部分。关节的结构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它的牢固性是由于 和 的结合;它的灵活性是由关节面上光滑的________、关节腔内的 、关节囊和一些有一定伸展性的韧带决定的。
3.联系平时的运动,你能说说关节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三、骨骼肌
读书本中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 、 和 三大类。
2.骨骼肌包括 和 两部分。骨骼肌的中间部分是 ,呈 色,主要由 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 和 。 在两端,呈白色,由 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 的骨上。
3.人体肌肉受到的刺激只要来自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________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__________活动。
四、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实践:伸出手臂用力做一个屈肘动作,再做一个伸肘动作,感觉上肢肌群的协作关系。
结论: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 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 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通关检测
1.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做( )
A.骨连结 B.不活动的连结
C.关节 D.半活动的连结
2.脊椎骨之间的连结应属于( )
A.活动的连结 B.不活动的连结
C.关节 D.半活动的连结
3.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
A.为骨提供营养 B.使骨长长
C.减少摩擦和震动 D.使骨长粗
4.患关节炎时,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软骨
5.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B.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C.每一块骨骼肌都有肌腱着生在骨上
D.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6.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 )
A.骨骼 B.骨骼肌 C.关节 D.骨
动物的行为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
2.运用探究法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3.理解动物的行为。
【学习重点】
理解动物的行为。
【学习难点】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一、引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这些动物的活动都属于动物的行为。
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说说各属于哪一种行为?
2.说明行为特点?
3.每一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什么意义?
4.您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二、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讨论:
1.蚂蚁是如何觅食的?主要的食物是什么?
2.你们小组与其它小组的结论一致吗?
通关检测
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 、 、 和 。
2.动物的觅食行为是指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 的行为。由于动物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其觅食方式也 。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 和 。而发生的斗争,这种行为称为 。
3.蜜蜂是营 生活的,在一个蜂群中,往往有一只 ,少数的 和大量的 。其中 担负外出觅食、清洁、喂养幼蜂的任务。
4.动物的行为是指( )
A.动物的动态动作 B.动物的各种动作
C.动物的内部生理活动 D.动物的捕食活动
5.下列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螃蟹举起螯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6.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 B.山洞中生活的一群蝙蝠
C.由蜂王带领的一群蜜蜂 D.草原上大批吃草的马
7.下列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猫抓老鼠 B.母鸡哺育小鸡
C.竹节虫的拟态 D.海豚钻圈
动物的行为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学习重点】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学习难点】
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1.观察课本中“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1)这几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2)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能力一样吗?
(3)蚯蚓和猫的学习能力哪个强?
2.总结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3.人们研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通关检测
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 决定的。
3.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 相适应的,对动物的 和 有重要作用。
4.母鸡哺育小猫的行为是属于( )
A.后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
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寻找配偶
6.下列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A.红雀喂金鱼 B.野鸭的迁徙
C.蜘蛛结网 D.鹦鹉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