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教学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上课班级
上课时间
40分钟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
显微镜7台、天文望远镜1台、望远镜1台、凸透镜两种每种7个、光具座7台等等
教学方法
演示法,情景教学,发现教学,讲授法
评价方法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活动、讨论等方面表现。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视频导入课题
播放视频
观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导入本课题
新课教学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通过ppt讲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学习回顾人眼看物体的原理,并进一步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为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做好知识储备
显微镜的结构
引导学生如何上台展示说明显微镜的结构
用显微镜的实物认识显微镜的四个基本结构,并争取机会上台展示介绍
认识显微镜图中的结构和实物的联系
用显微镜观察
给时间同学认真观察玻片上的细胞
用肉眼直接观察玻片上的细胞和用显微镜观察,并说出观察的结果
从活动中学习并体验显微镜的作用
新课教学
显微镜的原理
从前面视角知道要观察微小物体,必须对它进行放大,并从生活体验中知道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通过用凸透镜演示其放大作用,让学生回忆生活经历。
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实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学习新知识。
通过ppt一步步展示显微镜的目镜成什么样的像,目镜成什么样的像,显微镜的原理总结。
思考如何对微小物体进行放大,一次放大不够,怎办?再一次放大
并了解再一次放大的话,前面一次放大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学习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并注意区别目镜成正立的像,这正立是相对那个“物”来说的。
一步步引导学会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知识检测
Ppt展示出检测题目
认真回顾所学的知识,提高考试能力
检测学习掌握情况
显微镜的历史
通过ppt图片展示的形式介绍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通过图片学习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拓展知识,了解显微镜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联系
望远镜的结构
引导学生如何上台展示说明望远镜的结构
用望远镜的实物认识望远镜的两个基本结构,并争取机会上台展示介绍
认识望远镜图中的结构和实物的联系
用望远镜观察
提供望远镜给同学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争取到机会,拿老师的望远镜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
体验望远镜的使用和观察物体的特点,并从这个特点中引出望远镜的原理
望远镜的原理
从望远镜的结构和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出发,引导出物镜的成像特点。并说出物镜成像特点中的缺点(缩小),并介绍这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一样,做好再介绍为了达到更大的观察视角,则再用个目镜放大。Ppt一步步导出各个镜片的成像特点。
最后总结望远镜的原理。
从用望远镜观察到物体的特点,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造成的。认真顺着老师的思路构建个人的逻辑性的知识体系。
一步步学习了解望远镜的原理
新课教学
望远镜知识检测
通过ppt展示题目
认真思考题目,回顾并加强所学知识。并争取机会回答问题。
检测学习掌握情况
自制望远镜
简单介绍自制望远镜的要求
用老师提供的两个不同的凸透镜和同学合作,用最快的速度制作出一台简易的望远镜,并上台展示。
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探索宇宙
介绍伽利略的一些历史,和自己拍的月球的图片
通过视频介绍哈勃望远镜和韦恩望远镜。
通过视频,图片,故事了解宇宙,并了解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
多种形式学习了解宇宙。
回顾和小结
通过ppt展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板
书
设
计
通过提纲式的板书将所学的内容精要地浓缩在黑板上,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明晰了学习的进行程序和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