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案(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2.5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案(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1: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4.2.5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要 点 讲 解
要点 运用“斜边、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1.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2. 应用格式:如图,在Rt△ABC与Rt△DEF中,∵∴Rt△ABC≌Rt△DEF(HL).
(1)“HL”判定方法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所以使用时必须强调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首选“HL”,如果没有合适条件,再考虑其他判定方法.
拓展: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结合图形,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证明的结论的内在联系,从而选择最适当的方法,一般可按下面的思路进行分析:

2.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基本思路
观察图形,找出要证的线段或角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如果这样的三角形找不到,则要考虑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全等的三角形来.
3.常见的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中线,使延长的线段与原中线长度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这种添加辅助线
的方法简称“中线延长加倍”.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2)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称”,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定理.(将要在下一章第四节中学到)
(3)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型的题目.
经典例题 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两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解析:用卷尺分别测量AB与A′B′,AC与A′C′两组边的长度,若分别对应相等,则Rt△ABC≌Rt△A′B′C′,若不对应相等,则Rt△ABC与Rt△A′B′C′不全等.
解:若测量得到AB与A′B′,AC与A′C′分别对应相等,则在Rt△ABC与Rt△A′B′C′中,
∵∴Rt△ABC≌Rt△A′B′C′(HL).
当 堂 检 测
1.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一锐角对应相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边对应相等
2. 如图,∠C=∠D=90°,AC=AD,那么△ABC与△ABD全等的理由是(  )
A. SSS B. SAS C. HL D. AAS

第2题 第3题
3. 如图,BE=CF,AE⊥BC,DF⊥BC,要根据“HL”证明Rt△ABE≌Rt△DCF,则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 AE=DF B. ∠A=∠D C. ∠B=∠C D. AB=DC
4. 如图所示,已知BD=CE,AB=FD,B,D,C,E共线.若添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BC≌△FDE,则下列条件中满足的个数为(  )
①AB∥DF;②AC∥EF;③∠A=∠F;④∠A=∠F=90°.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如图,已知AC=BD,∠A=∠D=90°,欲证明△ABE≌△DCE,可以先利用“HL”说明Rt△ABC≌ ,得到AB=CD,再利用“ ”证明△ABE≌△DCE.
6. 如图,在东西走向的铁路上有A,B两站,在A,B的正北方向分别有C,D两个蔬菜基地,其中C到A站的距离为24千米,D到B站的距离为12千米,在铁路AB上有一个蔬菜加工厂E,蔬菜基地C,D到E的距离相等,且AC=BE,则E站距A站 千米.
7.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BC于D.求证:∠1=∠2.

8. 如图,已知∠ACB=∠ADB=90°,AC=AD,若∠ACE=25°,求∠BDE的度数.

9. 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DA⊥AB于点A,EC⊥AB于点C,且AD=CB,DB=BE.你能判断出BD和BE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4. B
5. Rt△DCB AAS
6. 12
7. 证明:∵AD⊥BC,∴∠ADB=∠ADC=90°,在Rt△ABD和Rt△ACD中,∴Rt△ABD≌Rt△ACD(HL).∴∠1=∠2.
8. 解:∵∠ACB=∠ADB=90°,∴△ACB和△ADB都是直角三角形.又AC=AD,AB=AB,∴Rt△ACB≌Rt△ADB.∴∠CAB=∠DAB,又AE=AE,AC=AD,∴△ACE≌△ADE.∴∠ADE=∠ACE=25°.∴∠BDE=90°-25°=65°.
9. 解:BD与BE垂直.理由:∵DA⊥AB,EC⊥AB,∴∠DAB=∠ECB=90°,在Rt△DAB和Rt△BCE中,∴Rt△DAB≌Rt△BCE(HL),∴∠DBA=∠BEC.∵∠CEB+∠CBE=90°,∴∠DBA+∠CBE=90°,∴B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