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9课《雨的形成》
课前准备:烧杯、酒精灯、温水、玻璃片、火柴、玻璃杯、试管夹、实验记录表等。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 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大家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的重要时期。
教学内容: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雨的形成》一课活动一《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活动主要是学生在对物体表面出现的小水珠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问题,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并进行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观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过程,明确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揭示凝结的概念。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对生活中出现的水珠的现象的原因进行假设。
3、能设计模拟、对比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作凝结。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水珠的现象。
(三)情感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2、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实验,并验证猜想。
教学重点:知道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设计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看幻灯片《四季的雨》引入课题。伴随着音乐《雨的印记》播放优美的雨景。
师: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春天的雨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生机和希望;夏天的雨能为我们驱走炎热,还滋润了禾苗;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冬天的雨是雪的使者,雨夹着雪,雪带着雨,纷纷扬扬,为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保证了小麦更好地度过寒冬。你想不想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答:想)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雨的形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利用图像、声音等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既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问与交流平台,又为学生进行下一步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走进生活,提出猜想。
1、出示课件,(锅盖上、浴室镜子上、刚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上有许多小水珠)。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现象?(学生:都有小水珠)
2、师: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1、小水珠是从哪里来?2、形成小水珠的条件是什么?)
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再猜测小水珠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的猜测由随意性趋向科学性。 在这儿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猜测结果是否正确,而是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测结果。)
三、实践验证,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找一找这个实验需要用哪些材料?
1、教师提示,这个实验中有哪些相同条件?不同的条件?
师:这是个对比实验,在众多相同的条件下,只有玻璃片的温度不同。
2、学生讨论实验的做法,汇报。
3、学生说说使用酒精灯需要注意的问题。
4、教师用幻灯片显示注意事项。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提示点燃酒精灯,注意安全)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5、教师归纳总结出凝结的概念。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及经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实验前教师的引导与提示必不可少,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运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
师:原来这些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凝结现象。我们指导了这个科学原理就可以解释刚才的现象了。
1、课件出示这节课开始时锅盖上、浴室镜子上、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上的小水珠,让学生解释这些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2、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3、再进一步试着解释自然界中露珠的形成,进而解释雨的形成。
4、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讲授有关雨的形成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水蒸气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即便是看到了小水珠,也看不到水蒸气的变化过程,这里老师讲解一下,为了让学生凝结方面的认知结构更完整 ,为第二课时学习雨的形成做好铺垫。)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我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查找资料,了解与雨相关联的知识,并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设计意图:安排相关知识的自学,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9雨的形成
水蒸气 小水珠(凝结)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