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1 我们的小缆车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1 我们的小缆车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9: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主题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一课,教材通过让学生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学情分析:  
“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1、安装用动力拉动的缆车。  
2、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3、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重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准备:课件、学生方面: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线一根、铁垫圈若干、秒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图片上这几种车的名字?(马车、电动车、轿车)  
2、对,那你知道它们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呢?  
生1:电动车是靠电向前运动的。  
生2:马车是靠马拉车使车向前走的。  
生3:轿车是靠车里汽油的燃烧来使车向前运动的。  
3、揭示课题:(继续出示图片)缆车,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缆车靠什么动力运动起来的呢?(用绳子拉着前进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很有特色的车。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安装缆车、了解重力
(一)、指导安装缆车。(课件出示要求)  
1、教师出示安装小缆车的相关材料。  
2、以上是我们安装小缆车的一些基本材料,那我们怎样用这些材料安装一个小缆车呢?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⑴、绳子拴在缆车的什么位置最好?  
⑵多长的绳子比较合适?  
⑶在小钩上挂一些铁垫圈,小车能不能很好地运动起来?  
2、根据以上要求,小组合作安装小缆车,并使小缆车运动起来。  
3、各组总结安装小缆车的要点:  
⑴、绳子要拴在车头正中。  
⑵、要想使小车不掉下桌子,绳子的长度应约与等于桌子的高度。
⑶、在小钩上挂一些铁垫圈,小车就能很好地运动起来。  
4、同学们总结的要点,正是老师想要告诉同学们的。那么,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指名说(拉动小车的作用)  
5、了解重力:那么是用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重力。课件出示重力的科学概念)生活中还有哪些重力的现象呢?  
生1:苹果落地。  
生2:我们背着书包,总感觉书包往下坠。  
生3: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  
6、小结:通过刚才安装小缆车,我们发现:需要一定的力才能使小缆车从静止变到运动。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我们怎样用这些材料安装一个小缆车?”这一问题对学生而言,很有挑战性,而且这一问题一直支撑着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了解、去发现、去总结,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实验研究、归纳总结
1、通过刚才的安装小实验,想一想: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了呢?谁来猜测一下呢?  
教师提示:拉力的大小可以用铁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2、那么,拉力的大小与小缆车的运动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呢?谁来说一说。
生1:我认为:拉力越大,小车跑得越快。  
生2:我认为:拉力越小,缆车就跑得越慢。  
生3:我认为:拉力慢慢减小了,缆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3、那怎样利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用实验验证)
4、分组实验,并完成下列统计表。  
挂( )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快慢顺序  
1
?  
2
3
1
?  
2
3
1
?  
2
3
我们的发现
5、(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实验的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⑴、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⑵、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两个两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⑶、每确定一次垫圈的数量要做三次实验。
⑷、边做实验边记录。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7、小组汇报研究数据并汇报得出的结论:
生1:要想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需有一定的拉力。
生2:拉力越大,缆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8、小结: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发现为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大胆推测拉力大小与缆车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谈收获:
四、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其他方法的资料。  
(1)师:这辆小缆车我们给它一个拉力,它就运动起来了,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省些力气,让它自己动起来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设计意图:一节课以问题开始,同样也以新的问题结束,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中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具整理
现在请大家把小车等实验材料整理好放到袋子里,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来研究小车。(学生整理实验材料下课)
(整理实验材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的习惯。)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
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的速度越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