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0: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数学价值。
3.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找出所给图形关键点的对应点。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3页内容和第24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里打“√”。
你们能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本节课我们继续进一步学习轴对称的知识。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淘气根据……他画得对吗”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交流后汇报:
沿对称轴对折后,房子的左右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房子最下方的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相对应的最右边下方的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两格,而淘气画的是3格。所以淘气画的房子不对。
2.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以虚线……另一半”的内容,引导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提问:借助我们学过的轴对称知识,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吗?
小组讨论,教师指学生回答:
学生1回答:想象左边的图形是沿对称轴对折后的图形,把对折后的图形展开。
学生2回答: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看每个端点到对称轴是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按照左边图形的形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步骤:
(1)确定所给图形几个关键点,该图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就是关键点;
(2)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几格;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3.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以虚线……对称图形”的内容,引导学生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在教材上画出这两幅图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交流画图方法。
教师强调: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完全相同。先确定关键点,数出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几格,然后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这些点。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时创设淘气画小房子另一半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画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练习、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住画图步骤,从而掌握画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