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1:0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负数》教学设计
滨海学校 尹红艳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6—87页“正负数”。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6—87页“了解正、负数及整数意义”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一节课充分运用了“温度”这一正、负数的现实模型,积累了正、负数的直观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节课,教材中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具体情境解释带“+”或“-”的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产生正、负数的现实背景生活到正、负数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的过程;第二个问题是认识正数与负数,认识0与正、负数的区别与联系,并把自然数拓展到整数范围;第三个问题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例子,体,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基础:
1. 生活经验:负数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数。
2.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对分数和小数有了初步认识。
(二)学习动力源:
1. 需求:学生在对自然数的认识后有进一步掌握更多数的需求,负数的灵活应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理论加实践,学生勇于探索。
2. 兴趣:正负数本来就是生活中所常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对此应该有浓厚的兴趣。
(三)习惯和能力培养:
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五年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是老师应该面对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好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地量。
六、教学准备:PPT课件;白板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谈话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研究生活中的正、负数,相信大家一定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说说你的预习成果吧。
【设计意图:本课采用“预习+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预习成果,初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
(二)合作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利用好书中的情境图片,在组内交流你的预习成果。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组内合作要求:组长分工,结合书上图片,组织交流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充分进行组内交流、学生间智慧碰撞。抓住主题图,充分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即表示一组意义相反的量。 】
2、全班反馈汇报预习成果。
顺势强化知识点:a、比0大用正数表示,比0小用负数表示。
b、0是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在汇报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突破本课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分类:a、能将黑板上的这些数分类吗?跟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b、为什么0独为一类?
C、举例正数、负数,它们都有无数个。
d、请出自然数、负整数搬家,它们构成了整数家族。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明确0是正负数的分界,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三)巩固练习
1、87页第2题
分层设计:B层书上原题,A层:“笑笑先向东走200米,后又调头向西走了700米,此时笑笑在哪里?记作?”
【设计意图:A层设计旨在熟练掌握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87页第3题
分层设计:B层书中原题,A层:“如果全班平均成绩提高到每分钟85下,该如何记录这些同学的成绩?为什么同为这四个同学的成绩,结果却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A层拓展旨在理解0既是正、负数的分界也是一个标准】
(四)全课小结:
负数命运坎坷,有很多大数学家期初都不承认它的存在,播放PPT。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对这些数学家说的?
【设计意图:对话数学家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强化本课知识点。】
板书:
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6900 0 -455 522,38,0,-299,-30…
25万 -2.12 整数
4.003 -223.89
… …
正数 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