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2.议一议:松鼠、猴子和小兔竞走比赛,用的时间分别:4分钟、4分钟、3分钟他们谁走得快呢?3.算一算,比一比继续出示280米、240米、240米(板书:路程)现在,你能准确地比较出谁快谁慢了吗?4.汇报反馈:240÷4=60(米/分)
240÷3=80(米/分)所以兔子快。5.揭示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二、激活内需,目标导学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习“路程、时间与速度”什么方面的知识?2.出示学习目标三、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写法、读法教学: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80米/分,读作80米每分2.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路程÷时间=速度3.练一练:(1)一辆自行车2小时行驶16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 。(2)国产小型飞机6分钟飞行了48千米,飞机的速度是?????????? 。(3)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40千米,飞船的速度是?????????? 。4.设置冲突,引发问题,进一步体会速度的含义(1)它们的速度都是8千米,难道它们的速度相同?你有什么想法?(2)小结:速度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不但要看路程还要看时间,它与路程和时间有关系,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5.速度概念提练,概括(1)小组交流:看了这几个速度,你能概括地说说什么叫速度吗?(2)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物体每小时、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每小时、每分钟、每秒……叫做单位时间。四、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中速度的快慢依次出示一组图片,引导感受速度的快慢。1.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2.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3.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雷电,声音的传播速度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30 0000千米/秒五、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1.先出示图片,认识限速标记。2.再出示文字:(1)甲乙两地相距14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行完全程?
(2)淘气从学校去少年宫,每分钟走60米,10分钟走完全程,问:全程多少米?要求列式,解答,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六、阅读课本第79-80页的内容。七、全课总结: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2.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