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加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加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5: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4、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教材中图片:
提出问题:果园里,小松鼠、小猴和小狗一起摘水果,
小松鼠摘了40个梨,小猴摘了30个桃,小狗摘了50个苹
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水果呢?你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二、探究规律
(一)探索加法结合律
1、独立思考并在草稿纸上完成。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0+40)+50 30+(40+50)
=70+50 =30+90
=120(个) =120(个)
3、观察这两个式子,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3个加数相加;3个加数相同;得数相同。
不同:运算顺序不同。
4、你能照样子写一组这样的式子吗?
如:(4+8)+6 4+(8+6) (19+62)+38 19+(62+38)
=12+6 =4+14 =81+38 =19+100
=18 =18 =119 =119
(4+8)+6=4+(8+6) (19+62)+38=19+(62+38)
5、观察这三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7、用a,b和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a+b)+c=a+(b+c)
师: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揭题:加法结合律)
(二)活用加法结合律
学习加法结合律,可以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哪些便利呢?
出示:57+288+43
请同学们做题前,先仔细观察数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57如果先加上43就正好等于100。那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可不可以先算57+43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我们在做像这种连加的题目时,一定要先观察,看看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数、整百数,就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这样就使计算更加简便了。
三、巩固应用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
25+13+87=25+( +87)
(51+29)+71= +( + )
15+34+85+66=( + )+( +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汇报第2、3个时,问:你是怎么想的,你可以怎样填?运用了什么定律?
2、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计算。
88+156+44 28+69+172 91+34+109+366
3、奇思和爸爸乘火车从A 地到E 地看望奶奶,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4、延伸:以前我们在解决右边这样的问题时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可以得出:
(1)照样子再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
(2)尝试用语言或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四、课堂回顾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并能把加法结合律运用于我们的计算当中,从而使计算带来简便。希望同学们带着今天所学的方法与知识去探索与发现更多的运算规律。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观察 (30+40)+50=30+(40+50)
比较 (4+8)+6=4+(8+6)
分析 (19+62)+38=19+(62+38)
归纳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