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宿州市埇桥区永安中心小学 刘小朵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排列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组合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所以本节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去主动发现和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情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衣服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引导分析法 、 思考探究 、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来到咱们的教室里,你们看,他是谁?
二、新课
1.(屏幕显示:喜洋洋秋游图片)
师: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他是谁?要去干什么?他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是什么?
2.(屏幕显示:衣物图片)
师:这里有两顶帽子,三条裤子,可是喜洋洋不知怎么搭配,你们能帮喜洋洋搭配一下吗?(请学生说)
3.师:你们说出了这么多种搭配的方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顶帽子搭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学生摆一摆)
师:请学生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 先选帽子,一顶帽子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顶帽子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 先选裤子,一件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出示课件:(图形代表帽子和裤子)
6. 师:你们能看懂吗?请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正方形代表什么?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图形分别代表帽子和裤子吗?(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图形表示帽子和裤子的。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出示课件:(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
7. 师 :智慧老人也来到我们的教室里,智慧老人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能看懂吗?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字母分别代表帽子和裤子吗?(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的。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8.出示课件: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2×3=6(种)
出示课件:美洋洋餐厅
9. 师:喜洋洋穿上漂亮的衣服,来到美洋洋餐厅,这里有两种主食,四种炒菜,一共有多少种配餐方法呢?
师:用喜欢的图形代表主食和炒菜,一共有几种配餐方法?(学生做一做)师:用喜欢的字母代表主食和炒菜,一共有几种配餐方法?(学生做一做)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呢?2×4=8(种)
师小结。
出示课件:(喜洋洋救羊村长路线图)
10. 师:喜洋洋要救羊村长,必须要经过小兔家再到狼堡,一共有几条路线呢?
(生自由讨论,举手说)2×3=6(条)
出示课件:(喜洋洋救回羊村长路线图)
师:喜洋洋从狼堡救回羊村长,必须要经过小兔家再到喜洋洋家,一共有几条路线呢?
(生自由讨论,举手说)2×3=6(条)
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搭配。(出示课件)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不重复 不遗漏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永安中心小学 刘小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