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在动手操作、自主观察、小组交流中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在经历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4.结合具体情境,采用不同形式,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类推1小时的长短,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经历体验时、分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时间单位时、分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读出钟面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再过些日子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谈话:你能读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贴钟面并板书:8时30分。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设计意图:学生已会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8时30分的认读引导学生回顾认读几时半的方法,为后面准确认读时刻打下基础。】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尝试读出时刻
(1)试读8时31分
谈话:8时30分联欢会正式开始了,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吧。(出示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请学生读出时刻,并追问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学生对8时31分试读顺利,将引出继续试读8时52分这一时刻。)
(2)试读8时52分
谈话:这个时刻你还会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学生对这个时刻的表达出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小结:看来要想准确地读出时刻,就要弄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入,通过对认钟面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通过试读8时52分这个时刻,使学生产生研究钟面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识钟面
(1)进一步认识钟面
谈话:仔细观察钟面,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观察钟面,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大致能说出: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
教师进行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小组交流、演示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对观察到的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2)认识时间单位
①观察分针,认识1时=60分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针的变化,从12开始走到1、2、9、11分别是几分钟。
在此,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得出具体的时刻,并进行适时的评价。
(学生可能会运用数格、乘法口诀、减法等多种方法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发现:分针指在不同的位置,选择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正确、快速地读出时刻。
追问:分针又走回到12,刚才走的这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是60分或1小时。)
小结:分针走了1圈是60个小格,是60分钟。
②理清分针与时针的关系,进一步认识1时=60分
请你把学具钟表拨到某个整时,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操作拨钟表,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汇报: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教师进行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小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我们说,1时=60分。分针走一圈,时针就会走一大格,这一大格就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学具探索知识,在操作中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得出1时=60分。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于对知识地扎实掌握。】
三、借助素材,总结方法
1.总结读时刻的方法
刚才我们对钟面有了新的认识,再次出示8时52分钟面,现在你能读出它的时刻了吗?追问认读的方法。
继续出示第7、10、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学生认读:9时15分、9时32分、10时15分。
2.概括总结方法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我们认读出这么多的时刻,你能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吗?
小结:我们在认读时刻时,先看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总结写时刻的方法
8时31分除了这种文字表示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示8:31,用两个小圆点将时与分隔开,省略了“时、分”两个汉字,这种写法走到哪儿大家都认识,这是世界通用的记法!
4.自主练习写出时刻
学生独自练习:写出第7、10、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并进行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素材,探究认读时刻、写时刻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事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体验感悟,内化概念
1.体验1分钟的长短
(1)谈话
还记得吗?联欢会开始的时刻是8时30分,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8时31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时刻,它们相差多少时间?这一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2)浪费一分钟
盯着屏幕,静静等待一分钟,追问:你觉得这一分钟怎么样?
(3)体验一分钟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选择各自要完成的事情:一分钟口算、一分钟写字、数脉搏次数、静静等待。学生体验一分钟有多长,说说一分钟干的事情并谈谈感受。
(4)小结
小结:虽然同样是一分钟,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会觉得时间很无聊,如果去做一些事情,就会发现时间的宝贵。你们知道吗?就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银行里的点钞机能点1500张人民币,《新闻联播》播音员能读300个字,英国女孩Beci Dale ,1分钟跳绳332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浪费时间!
2.推想1小时的长短
(1)谈话
再来看看第7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9时15分,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10时15分,它们之间又相差多少时间呢?
(2)推想
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推想1小时有多长。如: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1节课加两个课间就是1小时。
(3)小结
课件演示1小时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要有时间观念,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3.今天我们通过研究钟表认识了时和分(板贴课题:时、分的认识),让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钟表的历史(微课)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设计与学生实际关联密切、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推想出1小时的长短,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奇妙钟表园:
选择不同的时钟随机展示不同的题目要求小组做答。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拓展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六、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时、分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可能会谈到:认识时、分;学习了读、写时刻的方法;时间很宝贵,要珍惜时间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初步形成知识建构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提升: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时分的知识,大家能准确读出时刻,并且懂得了时间的宝贵。那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布置作业
调查电视节目,并记录相关时刻:
午间新闻
大风车
新闻联播
12:00—12:30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