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连加、连减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连加、连减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19: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连加连减,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演示、引导、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开火车完成):
8+2= 10-3= 8-7= 6+4= 0+9=
5+5= 10-8= 3+7= 10-2=
2.看图说一说图意,并写出算式。
(1)

(2) ?只
7只
3.出示学习目标并引入新课:
(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给学生读两遍学习目标)
二、新授课:
(一)教学连加:
1.美羊羊在院子里喂小鸡,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示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示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示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然后同桌互说)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之后自己列出算式并指名回答,师板书:5+2+1
3.想一想,今天学的加法与前面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自己发现的不同点:以前学的加法是两个加数,今天学的是3个加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连加:我们原来学的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它连加。这样的算式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4.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指名学生读算式:5+2+1读作:5加2再加1.
5.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5+2=7,再算7+1=8,课件出示计算的步骤,并让同桌互说计算过程。)
6.提问: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指名个别学生汇报,然后同桌互说。
7.你能写一道连加的算式吗?(并说一说如何算)
(二)教学连减:
1.小鸡吃饱了,三三两两的离开了,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意,然后说给同桌听。你能根据图意,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学生回答)
2.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并自己列算式,再指名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算式:8-2-2
3.想一想:这道减法算式与前面学的减法有什么不同?(以前学的是两个数相减,今天学的是3个数相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连减的含义:把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叫连减,就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
4.指名读读算式:8-2-2读作:8减2再减2.
5.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代表汇报。先算8-2=6,再算6-2=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课件展示计算的步骤。)
6.提问: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指名个别学生汇报,然后同桌互说。
7.及时应用:你自己能写一道连减的算式吗?(并说一说如何算)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件,看图列式。
(1)

(2)
一共有8只蜜蜂,先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
(3)
一共有9只兔子,先走了3只,又走了2只,还剩几只?
(注意教学生看图 )做题时,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然后再写出算式,订证是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2.拓展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集体订证)
9=1+7+( )=2+( )+( )
10-1-( )=9-( )-( )=4
三、全课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完,师课件出示连加连减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领着学生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