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1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1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1 18:1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我们的小缆车
课时
1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能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重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
会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训练点
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
教具
多媒体设备、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线一根、螺母若干、秒表一块
教学过程及环节
素质培养
一、导入
1、谈话: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车的种类也
越来越多了,大家看看这些车,想想它们都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2、提问:认识这两辆车吗?它们是缆车,这两辆车是靠什么来运动的呢?
3、谈话:缆车里没有任何动力装置,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
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今天,我们也来组装一辆小缆
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
1、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小车、细绳、钩子、螺母等材料,你有办法用这
些材料让小车自己运动起来吗?
教师演示:组装小车
提问:想让小缆车开得又直又远,安装时有什么决窍吗?(方向)
教师演示实验:(多个螺母)
2、提问:在这个装置里是什么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谈话:他说的对不对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举书实验:
3、提问: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有点沉?松手后书会怎样?
4、讲授: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就是重力(板书)
5、提问: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感受过重力?
6、提问:谁能再分析一下小车是什么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讲授:(画图讲解)螺母受到地球的引力,产生一个向下的重力,重力
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
在此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安装小缆车这一问题对学生而言很有挑战性,而且这一问题一直支撑着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了解、去发现、去总结,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绳子变成对小车的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这里拉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重力)重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螺母数)我们就用螺母的个数来表示拉力大小。(板书)
7、提问:那几个螺母能使小车一直跑到终点呢?
8、提问:怎样实验得出这个数据呢?怎样加螺母呢?(一个一个地增加,
轻轻地)
9、学生实验:
交流汇报:全班都汇报
三、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1、提问:你有办法让小车跑得更快些吗?
2、提问:为什么多加几个螺母就能让小车跑得更快些呢?
提问:那拉力越小呢?
提问: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
3、提问:这是我们的推测,那怎样利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呢?
4、提问:实验方案设计严谨了吗?还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地方吗?(起点、
终点;合作测准;方向;每次加多个;每组测3次)
5、教师:发秒表,讲解如何使用
演示实验:分组计时,讲解对实验数据的要求。
6、谈话:下面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小组合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
实验记录本上。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及所得结论: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小小的一辆小车里蕴含着这么多的科学,其实
只要我们继续去探究小车,一定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那么在今天这节
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谈话:这辆小缆车我们给它一个拉力,它就运动起来了,还能用什么作动力让小车动起来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来交流。下课。
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发现为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大胆推测拉力大小与缆车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挂 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快慢顺序
?
1
?
?
2
?
3
?
?
1
?
?
2
?
3
?
?
1
?
?
2
?
3
?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其他方法的资料。
板书设计
25、我们的小缆车
地球的吸引—— 向下的力 重力
推测:拉力(螺母数) 速度
大 快
小 慢
结论: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