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算法的基本概念
b
算法的常用表示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b
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b
一、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所谓“算法”就是解题方法的精确描述,由有限个步骤组成。
算法的五大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二、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
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是指用简洁的汉语或英语等语言和数学符号来描述算法。
2.流程图
流程图是一种直观形象、用图形来描述算法的方法。
流程图常用流程框有:
名称
图形
功能
开始/结束框
用来表示算法的开始与结束。一个算法只能有一个开始,但可以有多个结束
输入输出框
?
用来表示数据的输入或计算结果的输出
处理框
?
用来表示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
用来表示条件判断及产生分支的情况
流程线
→
有向线段,指出流程控制方向
连接框
○
用于标注因画不下而断开的流程线
3.计算机语言(或伪代码)
使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比如VB语言描述算法。伪代码:计算机语言和自然语言结合来表示计算步骤要完成的处理或需要的数据。
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算法的执行流程是指算法中各个处理步骤的执行次序和模式。通常算法中含有如下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
按照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条语句,顺序结构中的每条语句只执行一次。
2.选择结构
又称分支结构,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分支执行:条件为真时,执行Y指向的流程线下的语句块1,否则执行N指向的流程线下的语句块2。选择结构对条件只判断一次,语句块1或语句块2中的语句也只执行其中一个。
3.循环结构
对条件进行判断,当结果为真时,执行Y指向的流程线下的循环体语句,然后返回再重新判断条件,当结果为真时,再次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块,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条件不满足时,则跳出循环,执行N指向的流程线下的其他语句。
一、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典例1】 下列问题不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
A.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解
B.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和体积
C.输入三个数,求这三个数的最大数
D.求方程y=2x+1的所有整数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执行的步骤是有限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算法执行时可以不需要输入数据,但必须有输出。选项D中,整数解有无数多个,它违背了算法的有穷性特征,因此不能用算法描述。
答案 D
【变式训练】 下列问题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
A.统计自然数的个数
B.已知长方体的长和宽,求长方体的体积
C.计算出1到100以内素数的个数
D.求方程y=x+1的所有整数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执行的步骤是有限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A选项中自然数的个数是无穷的,违背算法的有穷性。B选项已知长方体的长和宽,但没有高,无法求体积,违背算法的确定性。选项D中,整数解有无数多个,它违背了算法的有穷性特征。
答案 C
【方法总结】 算法的五大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二、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典例2】 一算法描述如下:
①输入一个正整数x;
②判断x能否被2整除,若能则输出“偶数”,否则输出“奇数”;
③结束。
该算法采用的描述方法属于( )
A.计算机语言 B.流程图
C.伪代码 D.自然语言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的表示方法。
答案 D
【方法总结】 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
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典例3】 如图所示,该流程图所表示的主要算法结构属于( )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流程图描述的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该循环结构中还包含了分支结构。
答案 D
【变式训练1】 有流程图如图所示,算法执行后,变量s和i的值分别是 ( )
A.9 7 B.16 7
C.16 9 D.9 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结构。循环执行4趟,s=1+3+5+7=16,最后i的值为9。
答案 C
【变式训练2】 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执行该流程后,变量x,y的值分别是( )
A.3,3 B.7,5
C.10,8 D.20,18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及算法的表示中的流程图。根据循环条件,循环执行两次,第一次y=3,x=5,第二次y=8,x=10。
答案 C
【方法总结】 首先分析流程图结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再逐条执行。
1.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c的值是( )
A.6 B.7
C.0 D.3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
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c=1,a=38,b=7。
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c=2,a=31,b=7。
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c=3,a=24,b=7。
循环第4次结束后变量c=4,a=17,b=7。
循环第5次结束后变量c=5,a=10,b=7。
循环第6次结束后变量c=6,a=3,b=7。
因此,答案选A。
答案 A
2.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流程图后,变量s和变量i的值分别为( )
A.9和5 B.9和7
C.16和5 D.16和7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
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s=1,i=3。
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s=4,i=5。
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s=9,i=7。
因此,答案选B。
答案 B
3.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流程图后,变量s,t的值分别是( )
A.18,7 B.18,8
C.18,9 D.11,8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
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s=5,t=6。
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s=11,t=7。
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s=18,t=8。
因此,答案选B。
答案 B
基础巩固
1.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输入m,n的值为21,14,则变量n的值是( )
A.4 B.7
C.12 D.18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r=7,m=14,n=7。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r=0,跳出循环,此时m=14,n=7。因此,答案选B。
答案 B
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则输出n和s的值是( )
A.9,15 B.8,12
C.7,10 D.5,7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n=1,s=3。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n=3,s=6。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n=9,s=15。因此,答案选A。
答案 A
能力提升
3.某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算法,输出s的结果是( )
A.0 B.8
C.10 D.15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s=1,i=2。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s=3,i=3。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s=6,i=4。循环第4次结束后变量s=10,i=5。循环第5次结束后变量s=15并跳出循环。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 a,b的值分别是( )
A.4,3 B.6,7
C.8,13 D.13,8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b=1,a=2。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b=3,a=4。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b=7,a=6。循环第4次结束后变量b=13,a=8。因此,答案选C。
答案 C
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流程后,变量k,a的值分别是( )
A.2,4 B.2,5
C.4,2 D.5,2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循环第1次结束后变量a=22,k=1。循环第2次结束后变量a=17,k=2。循环第3次结束后变量a=12,k=3。循环第4次结束后变量a=7,k=4。循环第5次结束后变量a=2,k=5。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课件18张PPT。一、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所谓“算法”就是解题方法的精确描述,由有限个步骤组成。
算法的五大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二、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1.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指用简洁的汉语或英语等语言和数学符号来描述算法。2.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直观形象、用图形来描述算法的方法。
流程图常用流程框有:3.计算机语言(或伪代码)使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比如VB语言描述算法。伪代码:计算机语言和自然语言结合来表示计算步骤要完成的处理或需要的数据。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算法的执行流程是指算法中各个处理步骤的执行次序和模式。通常算法中含有如下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按照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条语句,顺序结构中的每条语句只执行一次。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的分支执行:条件为真时,执行Y指向的流程线下的语句块1,否则执行N指向的流程线下的语句块2。选择结构对条件只判断一次,语句块1或语句块2中的语句也只执行其中一个。3.循环结构对条件进行判断,当结果为真时,执行Y指向的流程线下的循环体语句,然后返回再重新判断条件,当结果为真时,再次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块,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条件不满足时,则跳出循环,执行N指向的流程线下的其他语句。一、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典例1】 下列问题不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A.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解
B.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和体积
C.输入三个数,求这三个数的最大数
D.求方程y=2x+1的所有整数解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执行的步骤是有限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算法执行时可以不需要输入数据,但必须有输出。选项D中,整数解有无数多个,它违背了算法的有穷性特征,因此不能用算法描述。答案 D· ·【变式训练】 下列问题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A.统计自然数的个数
B.已知长方体的长和宽,求长方体的体积
C.计算出1到100以内素数的个数
D.求方程y=x+1的所有整数解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执行的步骤是有限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A选项中自然数的个数是无穷的,违背算法的有穷性。B选项已知长方体的长和宽,但没有高,无法求体积,违背算法的确定性。选项D中,整数解有无数多个,它违背了算法的有穷性特征。
答案 C【方法总结】 算法的五大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二、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典例2】 一算法描述如下:①输入一个正整数x;
②判断x能否被2整除,若能则输出“偶数”,否则输出“奇数”;
③结束。
该算法采用的描述方法属于( )
A.计算机语言 B.流程图
C.伪代码 D.自然语言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的表示方法。
答案 D【方法总结】 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典例3】 如图所示,该流程图所表示的主要算法结构属于(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流程图描述的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该循环结构中还包含了分支结构。
答案 D【变式训练1】 有流程图如图所示,算法执行后,变量s和i的值分别是 ( )A.9 7 B.16 7 C.16 9 D.9 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结构。循环执行4趟,s=1+3+5+7=16,最后i的值为9。
答案 C【变式训练2】 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执行该流程后,变量x,y的值分别是( )A.3,3 B.7,5 C.10,8 D.20,18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及算法的表示中的流程图。根据循环条件,循环执行两次,第一次y=3,x=5,第二次y=8,x=10。
答案 C【方法总结】 首先分析流程图结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再逐条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