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30 17: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2. 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学习重点】 1、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学习难点】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1、课件出示:代表四季诗的图片。
2、提出问题:谁能说出图片上的诗句?(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诗句。)
3. 大自然中的景色真美啊! 让我们走进课文, 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四季之美。(板书:22 四季之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讲了四季当中每个季节最美的时间及其美景。
二、 自读课文, 整体把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1) 小组讨论,交流。
(2)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 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
2、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 小组讨论,交流。
(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每小节的第一句都是本节的中心句,文中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段中起总起作用。
3、明确问题:
①什么是中心句?教师总结: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②中心句经常处于什么位置?教师总结: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③本文中的中心句是怎样运用的?教师总结:本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只要抓住这句话, 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段的内容。
(师)理解了中心句,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我们再来看课文,文中作者认为一年四季中分别是什么时候最美? 为什么? 让我们把其中的关键词圈出来,并简单说明理由。
(1) 指名发言。
(2) 教师评议并小结: 春天的黎明最美, 因为预示着希望; 夏天的夜晚最美, 因为迷人; 秋天的黄昏最美, 因为让人心旷神怡; 冬天的早晨最美, 因为热情。
4、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描写的景色之美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三、品读释疑
(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就让我们从第一自然段开始学习吧。(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课件出示: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 染上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3、小组交流: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总写春天最美是黎明;第二句概括介绍了春天黎明的美景。)(板书:春天最美是黎明)
4、 作者主要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哪些景物?(天空、云。)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是抓住景物的静态美, 描写了景物的色彩,如“泛着鱼肚白的天空” “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板书:天空、云)
5、教师小结:春天的黎明最动人的是色彩的美, 天空的柔和与云彩的鲜亮互相映衬。
6、指导朗读,感受春天黎明色彩的迷人, 景色的美丽。试着进行背诵。
教师总结: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天最美的时候在黎明,作者描写了黎明的色彩,突出了它的静态美。那么,在作者看来,夏天美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夏天。
(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 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 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也有一两只萤火虫,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这情景着实迷人。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小组交流问题: 本段共有几句话? 各是什么意思? (第二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总写夏天最美是夜晚; 第二、 三句概括介绍了夏天夜晚的美景。)(板书:夏天最美是夜晚)
4、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天夜晚的哪些景物? (明月、萤火虫。) 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作者抓住事物的动态美来描写的, 如“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一两只萤火虫,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板书:明月 、萤火虫)
5、教师小结: 夏天的夜晚最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 月 夜、 暗夜、 雨夜都无妨, 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
6、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夜的美景?(作者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夜的三种情况下不同的美景。 第一种是明亮的月 夜, 第二种是契合的暗夜, 第三种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在对比中写出了夏夜的无比美丽。 )
7、 指导朗读, 感受夏天夜晚的萤火虫翩翩起舞的迷人, 景色的美丽。 试着进行背诵。
(三)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1、 谈话过度:(师)刚才,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春天和夏天最美的时候,知道了这些景色之所以最美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春天的景色是抓住了它的静态美,而夏天的景色则抓住了它的动态美。一静一动都是美的瞬间,那么接下来的秋天和冬天都会有什么变化呢?我想大家是不是可以用相同的办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法回顾:
(1)自由朗读。
(2)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和本自然段的意思。小组内提出相关问题: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写法和修辞手法?
(3)自由背诵。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 交流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课件出示: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忙忙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 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 夜幕降临, 那风声、 虫鸣, 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①本段共有几句话? 各是什么意思? (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总写秋天最美是黄昏; 第二、 三、 四句概括介绍了秋天黄昏的美景。 )(板书:秋天最美是黄昏)
②作者主要描写了秋天黄昏的哪些景物? (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作者抓住事物的动态美来描写的。 )(板书: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③这些景物给人带来什么感受? (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 是什么意思?(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 精神愉快。 ) 可以怎样理解“心旷神怡” 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读第三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作者最喜欢秋天的黄昏, 再加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使得秋天的黄昏更加迷人了, 所以作者的心情是更加愉悦的。)
④为什么“乌鸦、 大雁、 风、 虫” 的声音让作者听起来心旷神怡呢? (秋天的黄昏本来就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再加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一静一动就使得秋天的黄昏更加迷人了, 所以作者的心情是更加愉悦的。 )
⑤教师小结:秋天的黄昏最感人的是夕阳斜照西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还有风声虫鸣的合唱。
⑥指导检查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的美妙, 欣赏风声虫鸣的合唱。
⑦试着进行检查背诵。
5、交流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 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 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 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 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是多么和谐啊! 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 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2)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①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四自然段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总写冬天最美是早晨; 第二、 三句概括介绍了冬天早晨的美景。) (板书: 冬天最美是早晨)
②作者主要描写了冬天早晨的哪些景物? (雪、 霜、火盆。) 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作者抓住自己的感受来描写的。) (板书:雪、霜、火盆)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对冬天早晨的赞美?(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既写出了冬天早晨的三种情况下的不同美景, 又点出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
④教师小结: 冬天的早晨最可人的是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 这是下雪时、下霜时, 甚至无雪无霜时都需要的。
⑤指导检查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冬天的早晨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
⑥试着进行检查背诵。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四个季节最美的时候以及美的状态)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练习吧。课件出示:
a.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 ,最美的景物有 。
b.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 ,最美的景物有 。
c.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 ,最美的景物有 。
d.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 ,最美的景物有 。
学完了全文,你是不是觉得四季哪个季节都美呢?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能背诵下来的尽量背诵。
四、总结课文主旨
(师)文章学完了,我们来看一下: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介绍了四季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四季的感情。(板书: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
(师)学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和我们平时写的不太一样呢?作者是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才达到这个效果的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五、学习写作方法
1、描写景物的变化: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细致地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生动的描写,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有重点地来突出景物变化的特点。 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 即使同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 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 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 才能笔墨传神。 如果抓不住景物变化的特点, 只是泛泛地描写或者堆砌词藻、 过分雕琢, 都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写法上主要是分述每个季节的美来突出题目,每小节的第一句又都为本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句子结构又是一样的,这样构成了四节的排比。为了突出每个季节之美, 作者抓住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并且作者把写景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写。
六、课堂总结
本课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写出了它们各自的韵味所在,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小小的练笔吧: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处景致进行描写。

板书设计
四 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天空 彩云 热
季 夏天最美的是夜晚 明月 萤火虫 热爱自然 爱
之 秋天最美的是黄昏 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四
美 冬天最美的是早晨 雪 霜 火盆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