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碟中谍》片头曲
教学内容:2011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对影片情节的烘托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能够哼唱影片中的主题旋律,感受变化音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结合影片欣赏聆听主题曲,感受它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视唱主题曲,感受变换节奏、速度、力度的方式,体会在音乐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音乐产生的变化,激发学生对音乐要素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 影片导入,激发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欣赏一部经典的影片,看完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播放《碟中谍》无声影片)4’
师:刚才欣赏过的影片与我们平时观看的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没有声音)
(提问:没有声音的电影少了什么?激发学生思考声音对影片的作用。另需注意,设计是没有声音的画面,能否引导到电影音乐?) 缺少感染力,就像是一盘好菜没有放盐的感觉。
二、感受音乐与影视风格
1、为影片选择合适的音乐
师:接下来老师将播放三段不一样的音乐片段,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欣赏过的影视片段配上最能烘托故事情节的音乐。(播放三段音乐片段《天边》《丢手绢》《碟中谍》) (在选择前先请学生想象影片画面可以用什么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让学生现有思考,再聆听不同的音乐,让他们从音乐中去验证自己的思考,这样的音乐学习才是有效的) 5’
2、引申想象,初步感受音乐与影片的关系
师:为什么不选择另外两段音乐?
师:(小结)所以音乐必须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制作和变化,才能烘托影片情节,使得影片在欣赏过程中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师:另外这两首乐曲适合搭配什么类型的影片呢?(《天边》天空、草原,《丢手绢》儿童片,做游戏时) 太厉害了,你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通过想象,引申讨论主题曲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师:电影与音乐就像是我们的双脚和鞋子,只有适合脚的鞋穿起来才是最舒服的。
三、欣赏《碟中谍》片头曲
1、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部影片的部分片段吧!(播放片头)1’
2、简介《碟中谍》这部电影及主要内容
师:这是一部1996年的动作影片,英文名字为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刚才你看到的那段视频,是交代了中情局工作性质后出现的,这段音乐对影片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3、师:当男主角发现有内奸,并策划了下一步的计划后,这段主题音乐再次响起,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观看此部分视频)1’
4、师:随着剧情发展,我们第三次在结尾听到这段音乐,男主角与直升机上的内奸正在进行搏斗。音乐在这时响起,有什么作用?(播放视频)3’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音乐与影片情节发展之间的关系。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分析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同时也无形中让学生不断熟悉音乐,为后面的欣赏打好基础。)
5、分解欣赏音乐
(1) 出示乐谱,聆听主题音乐,乐句的力度有变化吗?
(2) 聆听第一乐句,找出最强音。
(3) 引导学生用课堂上现有的物品增强力度音。(齐唱第一乐句并用拍击的方式加强力度。)
(4) 教师范唱第一乐句(有休止符和无休止符两种模式),判断哪种更准确。(强音与休止符的运用会给乐曲带来什么样的感觉?节奏感、力度更明显,乐曲感情更强烈)
(5) 找出谱例中的变化音记号,感受变化音的魅力,跟琴模唱变化音,如;?? 3 #2? 2?, #5? 5? #4 4
(6) 集体跟琴唱第一乐句,注意休字符,变化音,认真感受音乐。
(本环节的教学应先从听入手,在唱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谱例中需要关注的休止符、变化音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听老师范唱,感受这些音乐元素给音乐带来的变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再来视唱会更为有效)
6、欣赏第二乐句
(1) 听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比较其力度,速度方面的变化。
(2) 听琴模唱变化音的乐句,找出变化音记号(先找出变化音,再听琴模唱)
(3)分组跟琴模唱变化音,比比哪组唱得准。(通过游戏进行音高上的强化,此处只要求学生跟唱,不必做过高要求。)
7、哼唱旋律,为影片配乐
播放《碟中谍》精彩电影片段,学生边欣赏边配乐1’+1’
四、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音乐欣赏课,我们了解到音乐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1. 表达主题。
2. 转换场景。
3. 渲染气氛,增强影视效果
(小结的内容可由学生来说,在学生表达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提炼总结)
师: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观看这部影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